第554章 帛绢不是钱

第(1/2)页

范百里入屋,小鼻子直抽抽:“哇!这就是师兄说的搅团?”

        陈利俭放下碗箸,拿了干净的碗,给范百里盛了一碗:“尝尝。”

        范百里笑嘻嘻地接过碗,不接箸,要了调羹,依着自己口味加了点腊肉、酸菜,便大快朵颐。

        小吃货只管口味如何,并不在乎材料贵贱。

        黄、小的口味宜清淡,不能过麻过辣。

        范铮笑道:“有没有多的?给我也来一碗。”

        搅团是关中到陇右的主食吃法之一,说不上多罕见。

        范铮这不见外的姿态,表明了与侯莫陈羽家亲近的意愿。

        “县侯……别驾请!”

        陈利俭风一般给范铮盛了一碗。

        范铮尝了一口:“纯正的关中味。话说陈利俭你在县狱,有没有抽时间看书?”

        陈利俭尬笑:“看别的书瞌睡。也就勉强学了一点《贞观律》,还是司法佐不时提点几句才懂一些。”

        有些人就这样,闲书看得津津有味、可以通宵不睡,但一看正经工具书、教科书,百息入眠。

        估计书都没想到,自己还有催眠的功效。

        范铮随口道:“你可以问问人犯,是犯了什么事,衙门是怎么判的,再对照《贞观律》,考虑是否酌情增减了判罚,不就很容易学会了?”

        当年的孙伏伽在万年县法曹,也只是一介流外官,但有着律令与实例的结合,他在考上状元后,在司法这条线上迅速声名远播。

        不一定要去对比孙伏伽的高度,但至少能让陈利俭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当然,这个机会,肯定离不开范铮的拔擢。

        但要别人拉你一把,首先你自己得努力啊!

        并非世人皆尔耶娘,能够无条件帮助摆烂的你,自助者天助,而后人助。

        陈利俭欢喜地颔首,觉得此法可以一试。

        临走前,范铮拍了拍陈利俭的肩头:“日后有疑难,可至我府上问询。”

        送走范铮父子,后知后觉的陈利俭在屋中扭腰摆胯,喜不自胜。

        “高兴个啥哩!县侯这一车礼物,尤其是帛绢,不说明你这次的情谊到此为止了吗?”

        侯莫陈羽喜忧参半。

        有这些财帛,大郎的亲事应该没问题了,可二郎的人情就耗光了呀!

        陈利俭摆手:“阿耶你没读啥书,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若是别驾送钱来,倒确实如此。可这帛绢,它是钱么?”

        严格意义上说,帛绢等物不是钱。

        只是因为开元通宝的紧俏,致使它们成为了铜钱的等价物,官方都认可的。

        这才是范铮不送铜钱的真正用意,否则,范铮拿铜钱更便利。

        侯莫陈羽脑子里成了一团浆糊,不知道应不应该信二郎的话。

        大郎击掌:“二郎的书果然没白读,人家县侯最后不还说可以去他府上吗?只是,兄长就得占个便宜,先动用一些给你娶个嫂嫂回来。”

        陈利俭满不在乎地摆手。

        举家供自己入坊学时,兄长可是宁愿去给卖膳食的铺子做事,也要攒钱来供自己。

        侯莫陈羽的婆娘感慨:“好人有好报。”

        陈利俭憨厚地笑了。

        “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