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喧嚣的平康坊

第(1/2)页

纵然杂户能赦为良人,户籍上的底子也记录在案的,非三代不能消。

        不犯事,除了征召官吏、府兵,这底子没有任何影响;

        犯事了,就是加重惩罚的依据。

        范铮笑笑,将这问题抛开,入万年县宣阳坊,直走县衙头门。

        门子看到范铮,立刻分人飞奔入二堂报信。

        虞牙大开中门,笑容可掬地迎了出来:“别驾莅临,万年县如盼甘霖呐!”

        范铮笑道:“惯会弄嘴!我又不是多久没来。”

        二堂的茶室,烹制茶汤的炉火正旺,脚炉也摆了两个。

        茶汤这东西,范铮并不太讲究,但在冬天吃上一碗滚烫的茶汤,是一种享受。

        虞牙很会做人,蹲在脚炉边生火的,可不就是小典狱陈利俭吗?

        不过,陈利俭有点消受不了这份福气。

        俗语云:娃儿屁股三把火。

        陈利俭的身体条件堪比铁小壮,就是下雪了也想在雪地里撒个欢、打个滚,根本就没有畏寒的感觉,在脚炉边只觉得闷热。

        要不是看到范铮的身影,他都想请求回县狱,继续收拾那几个殴斗的。

        娘哩,正经殴斗倒也算了,几个人殴一穷书生,不收拾你收拾谁?

        欢快地与范铮见礼,陈利俭闪到一边,时不时往脚炉里加一块兽炭。

        “这娃儿,虽不甚聪惠,却胜在塌实,品性还行。”范铮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利俭一眼。

        闻弦歌知雅意,虞牙笑道:“下官已然让司法佐刘某带一带他,闲暇为他细讲《贞观律》与实例。”

        范铮欣然:“甚好。陈利俭,告知尔父,备束脩到刘司法佐家中行礼。”

        三言两语间,便为陈利俭铺设了一条出路。

        谈不上什么光明的前途,至少在司法佐的言传身教下,陈利俭谋取万年县十个司法史之一,机会是很大的。

        至于那五个司法佐的位置,以陈利俭的能力,估计是无望的。

        敦化坊出来的学生们,应该围着范铮唱“好大一棵树”的,没有范铮的庇佑,就没有他们光明的前程。

        “前几天,监察御史袁异式弹劾了万年县,说是平康坊北里过于喧嚣,致仕的曲阜县公孔颖达、卫国公李靖颇受困扰;黄门侍郎褚遂良亦和之。”

        范铮慢条斯理地吃了一口茶汤,转告虞牙。

        这也是平康坊特色,宰相与女伎同居一坊。

        至于说喧嚣,多半是另外原因,平康坊之大,即便楼阁丝竹嬉戏,也断影响不到褚遂良等人。

        《长安志》载,平康坊南北长三百五十步,东西宽六百五十步,四面各开坊门,中有十字大街。

        平康坊南门之东,有菩提寺,是王维为安禄山所囚之地。

        孔颖达府邸位于西南隅;

        李靖府邸位于东南隅;

        褚遂良府位于西门之南;

        北门东回有三曲,称南曲、中曲、北曲,又因北曲靠近坊墙而被称北里,俱为烟花柳巷,尤以北里极负盛名。

        虞牙想了一会儿:“按说所去甚远,相互影响不到,否则早有弹劾,何待今日?”

        抓耳挠腮的陈利俭,终于鼓足勇气举手:“小吏知道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