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手头无人

第(1/2)页

第563章  手头无人

        尔朱杲自然就坡下驴,揭过此事。

        本来就不是多大的事,相互间不必因此结怨。

        相对而言,尔朱杲在三法司是相当年轻的,三十六七岁的五品官,前途是光明的,范铮犯不着与他交恶。

        尔朱杲的年龄,纵有偏差亦不会太大,贞观六年他就任太上皇的挽郎了。

        司法裁量上,不是过于重大的偏差,是不影响地方考课的。

        大理寺到京畿质询,也利于官吏们增加对律法的敬畏,别一个个觉得有芝麻绿豆大小的权力,就倚着胡作非为。

        如果只是今天这个程度的偏袒,范铮也不是不能接受。

        “雍州治下,俱盼望如大理正这等司法英才斧正纠偏,还盼大理正不辞辛劳,给地方打造成司法模范。”

        范铮当然不会让尔朱杲轻易脱身。

        御史台出身的范铮当然明白,尔朱杲的律令掌握得如何到位。

        即便是他有的那一点点偏私,要不是陈徐隽非要去东市署取证,还真没人能驳了他。

        即便驳回了,如范铮之流尚且奈何他不得,更毋论他人了。

        这样的人物,让他给州县官吏敲一敲警钟也是好的。

        尔朱杲傻眼了。

        主动来查与雍州请求来查是两码事,何况这多出二十倍的活啊!

        数字无误,州衙法曹他也得查一遍的。

        尔朱杲倒也雷厉风行,在整个雍州治下折腾了一遍,还整纠出两个冤案,送了一名主簿、几名县尉、司法佐进御史台。

        范铮咂嘴,这是又能安置几名心腹了?

        尔朱杲已经手下留情了,严格整治的话,县令未必能送去御史台一二人,送个把县丞进去还是能做到的。

        这,就是投桃报李。

        奈何,范铮手头无人。

        敦化坊学生普遍还是中男,要到地方上为官,年龄是道硬杆杠。

        这话说得诸司好像不是似的。

        好吧,确实不是,甄行他们就是明证。

        甄行、甄邦、巫亹几人入品了,没必要来地方上折腾;

        束苍等人虽是令史、书令史,却为年龄所限,不能出任地方事务官;

        刘谙、华鸣是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到地方上就得朝七品官看齐了,范铮手上还没有相应的位置。

        至于沃垄、汤仪典就更别想了。

        司户府骆宾王虽然心头蠢蠢欲动,却在努力压制着不合时宜的念头。

        被司法史川阿西戏耍了一次,骆宾王才知晓具体事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不认真学习,日后去为一方官员,不得被小吏坑死?

        陈徐隽被范铮安置长安县,为从八品下县尉六人之一,算是跃了三级。

        陈祖昌这个惫懒货就别提了,胸无大志,就图着小家那一亩三分地,范铮懒得理睬他。

        惆怅,有空缺都只能看着吏部司投放官员,自己手上硬没有合适的人选。

        ——

        朝堂上,有不少官员是憋着坏,想看雍州的笑话。

        哪晓得,雍州敢于刮骨疗毒,硬是让大理正尔朱杲从州衙到诸县都查了个遍。

        虽说多少是查出了点问题,瑕不掩瑜,谁还能拿着攻击范铮不成?

        回过神来的官员们,突然面色大变。

        这年头,谁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