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滑头的老八

第(2/2)页

一个雪花盐让你厮混到了实职,就没再想倒腾的玩意出来?”

        一个功劳想吃一辈子?

        美的你!

        老八嘿嘿直笑:“东西倒不是没有,就是未必合时宜。比如说,我搞出活字来,谁来排版?又按什么法子区分字?”

        “另外,活字虽能提高纯字体内容的刊印速度,对于图文却无能为力。”

        呃……

        这个实际问题,导致活字印刷即便是问世了,雕版依旧是主流。

        没辙,图就是一个大障碍。

        “图文并茂”了解一下。

        范铮挑眉:“黄土能烧活字?”

        老八摇头:“不行,得河泥。”

        好嘛,这又得和水部司沟通一下,不能跟子辽似的蛮干。

        子辽跟水部郎中陈贤德是郎舅,范铮可不是啊!

        “字体排版咋办?”

        范铮不禁问道。

        这个时代造汉语拼音,纯属不合时宜,哪怕用反切都更被人认可些。

        《苍颉篇》以类相从,接近后世的偏旁部首法,更适用些,就是匠人未必识得那么多字。

        更重要的是,很多从前未有的字,陆陆续续出现了,《苍颉篇》多少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说“睛”字,在《说文解字》里尚未出现,那时的写法是“眼精”。

        老八狡黠地笑了:“那不更好么?姑丈与大儒有些交情,正好延请大儒为此编撰音律书籍。”

        范铮龇牙,指了指滑头的老八,笑而不语。

        请人,最合适的自然非令狐德棻莫属。

        名气足、关系近、性子好,对于阿堵物之类的没有追求,唯有名声能打动他。

        编撰一本可为后世启蒙及刊印所用的书籍,令狐德棻想来不会拒绝。

        为什么范铮自己不编撰?

        吼吼,不要太高看范某人的素养,这东西范铮就是将笔杆咬碎了也写不出来。

        底蕴不足的弊端,不是抄袭点诗作就能抵消的。

        最重要的是,范某记忆中的读音,好多是幽州口音打底。

        大唐的官话,除了关中口音,还有一种以洛阳口音为主的雅言,于隋朝融合在一起,由陆法言编撰了《切韵》一书,唐初定为官韵。

        与《切韵》相似的,还有唐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南朝陈顾野王的《玉篇》,三本各有特色,却又可以互为印证。

        陆德明贞观四年卒。

        但陆法言编撰的内容,不说非十全十美吧,终究时移势易,有些变迁在所难免。

        开元二十年,孙勉著《唐韵》为《切韵》的增修版本,献给朝廷以为官书。

        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时代在不停地变迁。

        正如大唐的婆娘们已经开始作男子装扮,换个朝代,你敢?

        陈祖昌收敛了笑容:“倒是墨这一块,需要动点心思。要尝试着往其中加适量的胶,才能印于纸上而不轻易褐色、洇墨。”

        范铮颔首:“金光门外,漕河边上,你划拉一块地,让民曹补上手续。”

        “司士参军子辽那一头,你找他要几个匠人,先行试着字、墨,纸的话优先试敦化坊竹纸。”

        呵呵,有好处顾着自家一份,不过分吧?

        日本投降七十八周年!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