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贞观二十二年的第一大捷

第(1/2)页

第578章  贞观二十二年的第一大捷

        中天竺。

        贞观十年,玄奘和尚至其地,获梵本经论六百余部。

        尸罗逸多于贞观十五年为王,自号摩伽陀王。

        同年,尸罗逸多遣使入大唐朝贡,贞观天子以卫尉丞李义表为使、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为副使慰问、敕封,尸罗逸多贡火珠、郁金香、菩提树。

        贞观二十一年,大唐以太子左卫率长史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三十余骑出使天竺。

        五天竺中,四天竺皆遣使贡物,以示顺从。

        中天竺尸罗逸多身死,国中大乱,臣子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利欲熏心之下,尽发大军袭击王玄策一行。

        众寡悬殊,王玄策率三十余骑极力抵抗,奈何箭矢用尽,悉数被擒。

        注意,是被擒,不是被杀。

        那伏帝阿罗那顺要的,是四天竺上贡的财物,而不是与传说中强大的大唐结下死仇!

        只能说,那伏帝阿罗那顺不是个帝王的料,眼皮子浅,只看到了那一点阿堵物。

        倒也不能说那伏帝阿罗那顺全无心计,他倚仗的不过是两国距离太过遥远,不是太过于激怒大唐的话,料大唐也不至于遣雄兵来战。

        所以,对王玄策一行的看管是宽松的,除了兵刃,印绶什么的根本没动。

        王玄策等人趁夜脱困,无颜回长安,竟到吐蕃借兵一千二百、借尼婆罗七千骑,兵进中天竺茶镈和罗城。

        尼婆罗出兵,大约能算廓尔喀雇佣兵的前辈了。

        尼婆罗国度不大,战斗力却彪悍,这才是松赞干布刻意迎娶尼婆罗公主颇恭东萨赤尊的主因。

        三天之内破城,斩首逾三千,溺亡者过万,那伏帝阿罗那顺弃城而逃,为蒋师仁生擒。

        此役,俘男女一万二千余口,牛马三万余,天竺震动。

        王玄策押解那伏帝阿罗那顺回长安,并带回中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于贞观二十二年元日献俘太庙。

        自此,王玄策成了大唐第二位孤身灭敌国的使者,得封从五品下朝散大夫。

        第一位,是单身拿下割据河西的伪凉王李轨、获封凉国公的安兴贵。

        之所以封赏不高,是因为王玄策只是灭了五天竺之一,且无法被大唐纳入疆界。

        功是有了,却不是开疆拓土。

        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伏帝阿罗那顺的兵马,确实是乌合之众,战力极弱。

        那迩娑婆寐自称二百岁,精通长生不老术,被皇帝安置于金飚门内建馆,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督,发天下药石供之。

        金飚门位置何在,未能考证,只知道长安城有个金光门。

        范铮如鲠在喉,几欲开口说话,却被程咬金瞪了回去。

        直到退朝,左卫亲府中郎将程处默才悄然引范铮到偏僻的宅院,屋中古董羹飘香,大股牛肉香证实了屋中老汉的身份。

        “卢国公咋跑这儿吃独食了?不怕卢国夫人念叨?”

        范铮取笑着坐到了另外一桌。

        一人一个古董羹,就连后世都喜欢这吃法,想吃啥烫啥,自在。

        程咬金咽下满嘴牛肉,一口饮了一樽杏花村,略带郁闷:“莫提那婆娘,你就不是烂怂。”

        哎,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居然成了耙耳朵,喝点酒都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