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

第(1/2)页

第585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

        这一次,范铮一家子带李义府,是在同一方桌用膳。

        《唐人宫乐图》上就是方桌的样式。

        唐朝属于分餐制与合餐制并存的朝代,不必太拘泥形式。

        李义府的笑容灿烂,就是月牙烧饼也吃得津津有味,一碗山煮羊迅速见底。

        至于带来的白脯、清汤丸子、清蒸排骨什么的,当然是范百里、范鸣谦兄弟大快朵颐。

        其他麻辣味重的,则是范老石他们享受了。

        倒不是吃得咋样,关键是女眷作陪,表明这是通家之好。

        一位郡太夫人、一位郡夫人,在外命妇中的地位都不低,尤其郡太夫人还是娘子军出来的狠人。

        故而李义府的姿态谦恭,偶有滑稽言语也极注意分寸。

        李义府的人品你可以随便置疑,才华却真的出众,要不然也不会先后得到李大亮、马周、刘洎的举荐。

        他写的艳诗《堂堂词二首》,比之张鷟水平也不差。

        抛开天生的奸笑,李义府还是很有情商的,妙语连珠,连不苟言笑的范老石都微微勾起唇角。

        只不过,李义府离开后,范老石的脸就沉了下去,默然半晌才对范铮说:“此非良善!”

        范铮呵呵笑道:“这是从御史台察院时就抱团取暖的搭档,亦曾暗中为我通风报信,不能寒了人心。”

        “再说,阿耶是不是以为,你娃是什么良善之辈?”

        范老石无语,元鸾笑着拍了一下范铮的肩头,力气好大,铁定红了。

        杜笙霞笑眯眯地开口:“大郎、二郎,你们阿耶是良善吗?”

        范百里喝了最后一口丸子汤,认真地开口:“阿耶是天下最良善之人,就是皇帝当面我也这么说。”

        范鸣谦嚼着丸子,顾不上说话,只比划了两个大拇指。

        身为人子,范百里的话谁也挑不出毛病。

        ——

        宗正卿李百药薨于其万年县胜业坊府邸,子李安期时为礼部主客员外郎,葬于定州安平县(贞观十七年划)。

        曲阜县公孔颖达薨于平康坊府邸,陪葬昭陵,冀州衡水县的墓为衣冠冢。

        陆陆续地,那些老臣谢幕,一批批年轻臣子粉墨登场,或恪守道德、或攫取名利、或施展心中抱负,不一而足。

        范铮这样的资历与品秩,不敢说是官场之巅,至少能算中流砥柱,与李义府这种基石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莫以为李义府就不能大放光彩了。

        虽然,可能是黑光。

        太子詹事之议,很快便尘埃落定。

        与范铮预想的一样,只会出自诸司,而不下于地方。

        雍州虽同居长安城,却稳居地方之首。

        少詹事张行成抬为詹事,右庶子高季辅抬为少詹事。

        曾有人建言将驩州刺史杜正伦召回,以为詹事。

        杜正伦被外放之前,可是太子左庶子,身份是足够的。

        可惜这位出言的大臣,被王波利喝令拉出去,庭杖三十,遂无疾而终。

        范铮闻讯撇嘴。

        杜正伦的能力与资历是无可挑剔,可当年他是怎么黯然出长安的?

        在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苦苦支撑,用李世民的言语,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