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多读书

第(1/2)页

第662章  多读书

        范铮有点烦躁,破事有点多。

        尚衣奉御杨政道卒,穆古报上来时,闭目打盹的范铮险些破口大骂。

        殿中省的官员,死就死了,关鸿胪寺什么事?

        还真就关鸿胪寺的事,这位后隋曾经的小皇帝,正在“二王后”当中,位列酅公,为礼部主客司与鸿胪寺、典客署共管。

        杨政道卒,酅公之位不可或缺,他那八岁的娃儿杨隆礼承了酅公,虽不好听,好歹衣食有了着落。

        景云年(唐睿宗李旦),因犯唐玄宗讳,杨隆礼更名杨崇礼,官至太府卿,寿至九十余。

        辨其嫡庶就免了,杨政道还就这一根独苗。

        ——

        朝堂上,关于继任昆州刺史的人选,正吵得不可开交。

        昆州刺史、西爨首领爨弘达卒,其二孙爨东景、爨西图,各自有一伙都鬼主、大鬼主、小鬼主支持,在益宁城相持不下。

        爨(cuàn,古音chuàn)本为中原姓氏,诸葛亮带入滇后,与云南本土民族融合,生生整出一个爨族、一个爨文化。

        中原还有很多爨氏,有改为“寸”的,也有改“串”、“籴(读cuàn)”、“炊”的。

        倒不全是为了避祸,主要是这个字笔画太多了,私塾里先生叫抄名字能抄哭。

        起源一是西周时的爨官,也就是灶官;

        起源二为祝融氏后人,因爨地(后世山西忻县、定襄)得名。

        鬼主之类的称呼,是为爨族各大小部落首领,以鬼巫之术著称。

        益宁城的大致范围,约为昆明的马街,背靠碧鸡山(西山),面向滇池。

        大致西爨的范围,在曲靖及滇池流域、洱海流域,突出一个富庶。

        那些山地多的地方、比较穷的地方,就是松散的东爨。

        整个西爨的局面很奇怪,算不上经制州,也不是羁縻州,就是介乎二者之间。

        西爨地头上,并不只是只有昆州的存在,大致半个姚州都督府都可以算进去,还要加上曲州、靖州、钩州。

        争昆州刺史的目的,是确立西爨首领之位,也是为了保住西爨的传承。

        臣服归臣服,上交粮食与财物也没问题,但我西爨的制度不要动,刺史更只能是我爨家人。

        “爨东景更年轻!”

        “爨西图年富力强!”

        “爨东景有都鬼主支持!”

        “说得好像谁没都鬼主支持似的。”

        吵吵嚷嚷,却克制了许多。

        这要是贞观朝,怕程咬金早就吆喝着让伙计们下黑手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一帮大臣是把这一套摸得透透的。

        于是,贞观朝热闹景象没了,也就吵吵得厉害。

        在范铮看来,比敦化坊婆娘们吵架也差不了多少,无非就是叉着腰、跳脚骂道“有种打一架啊”。

        西爨的事务归不归鸿胪寺管,范铮还真没能力分辨。

        好像,不应该吧?

        恍恍惚惚中,范铮都冲瞌睡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真不能怪范铮。

        冷不防,司徒李元景开口:“西爨事关鸿胪寺,为何不见鸿胪卿意见?”

        虽是李元景有意针对,话却没有说错。

        及夷狄君长之子袭官爵者,皆辨其嫡庶,详其可否,本就是范铮的职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