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何以见德

第(1/2)页

第671章  何以见德

        大德之议,自是在太极殿中。

        太真观两名坤道之议,再桀骜不驯的大臣也老实闭嘴。

        长孙无忌的眸子里,难得地带上一丝真诚的笑意。

        兕子,她平安长大了啊!

        长孙无忌曾亲自到太真观上香,与隐隐有出尘之意的凤真交谈,看过她的状态,询问过悟真观主,终于确认,外甥女已经平安度过劫难。

        哎,就是太冷清了,与小时候那个甜甜地叫“舅父”的兕子差异太大。

        不管怎样,阿妹的血脉在世间安然,长孙无忌就觉得欢喜。

        大德,必须有兕子一份,就是皇帝也不能阻止,我长孙无忌说的!

        玄谟禅师、悟崐寺主、陈矩年观主诸人,俱是声名远扬、德行无亏之辈。

        出家人当然并不全部都是六根清净,藏污纳垢之辈也不少,但推出为大德者,必须洁白无瑕。

        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可它全靠淤泥里的根供给养分呢。

        所以,看古书的时候啊,多想想。

        一个无阙的君子,有时候比有阙的人更可怕。

        许久,侍御史丘神勣出声询问:“何以不见大兴善寺标杆禅师之名?”

        可见,让标杆出现在名册上,竟涉及了多方的博弈。

        范铮出班:“此人原身为长安令杜善贤,标杆之名乃先帝御赐,因为官不辨善恶而命其出家。”

        “本官身为雍州长史时,从未听说标杆有何善行,道佛辩经亦未见其有何建树,何故竟荐为大德?”

        何以见德?

        长孙无忌的嘴咧了咧,没出声。

        几年未出声,有人以为某吃斋念佛了呢,某当年亲手打下去的标杆,都敢抬到眼前来戳一戳了。

        沃鯌腆着肚腩出班:“既然有纷争,何妨召标杆禅师上殿,考校一番佛经、询问一番功德?”

        这个瓜怂,坏得很!

        祠部司掌天下观寺,不敢说对长安城数以千计的比丘了如指掌,起码知名人物的状况是了解的。

        标杆禅师身为比丘,能背经文不过三篇,连《毗尼日用切要》都背得恍恍惚惚,若不是因为奉旨出家,早追回度牒了。

        大德?

        嘿嘿,缺德吧!

        想送标杆上大德之位,其实是想打脸太宗、打脸长孙无忌;

        至于范铮,那是被殃及的池鱼。

        不好意思,即便范铮现在是九卿之一,依旧未能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对手,份量不足。

        让标杆上殿背经文,那些拼命支持的人势必出丑,甚至可能因此失去朝廷、皇帝的信任。

        倒不是说标杆没文化,可他从来就无心向佛!

        功德……对于标杆更是一种奢侈,他于大兴善寺度日如年,功课都勉强,谈何功德。

        李世民、长孙无忌这两郎舅坏得很,让他出家为僧,却不给期限。

        这是让他一辈子吃斋呢。

        侍御史邹久酒出来打圆场:“丘御史不过是随口一问,并无较真之意,不必如此费心。”

        范铮冷笑一声,正欲乘胜追击,却见御史大夫李乾祐微微摇头,獬豸冠在轻晃。

        正了正头上的三梁冠,范铮垂下了眼皮。

        不看僧面看佛面,人活于世间,总有些人情要顾,老堂官李乾祐曾经也颇关照范铮,情面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