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庭院深深是何人

第(1/2)页

长安,不愧是大唐帝国的中心,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整个长安城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

        街道两边茶楼、酒肆、当铺、作坊林立。

        李九州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感慨道:“长安城真是壮观。”

        张小锣靠近了些,拽了拽他的衣角,指着前方说道:“阿郎,是走太平会的。”

        原来今儿已是清明。

        集庆坊上,几声锣响过后,舞龙队、鱼灯队、马灯队、百兽灯队等穿着不同服装的队伍开始起舞。

        而队伍的最末,一个童子坐着一头头顶红花的老黄牛,姗姗而来。

        这打扮让李九州想到了诗中“遥指杏花村”的牧童,不禁捧腹大笑。

        这太平会甚是热闹,一霎时,人山人海,将他和张小锣挤散了。

        “张小锣,你死哪去了。”李九州见不到张小锣,连喊数声,没有应答,只得穿过人群,独自寻找。

        路上行人欲断魂。

        沿路只见伤心欲绝,悲思愁绪的行人在悼念亲人。

        李九州虽是不信鬼神,却也不免生怯,于是加快了步伐。

        寻了半天,天色渐晚,李九州有些累了,倚墙歇息。

        李九州没歇多久,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女孩走到跟前:“郎君,我家主人奉请,现在府中相候。”

        自己在京中并无熟识,李九州奇怪,便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丫鬟打起了哈哈,柔声说道:“郎君去了便知。”

        见这丫鬟打扮,应是大户人家。

        李九州心想莫不是哪个权贵看上了自己,又或者是先祖故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前来相邀,便说道:“烦请引路。”

        丫鬟带着他穿过一条小巷,进了一间小门。

        没走多远,来到府前,粉墙高筑,却无牌匾。

        李九州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丫鬟也不答,引着他从墙边的侧门进去。

        一路只见白石甬道,绿树参差,红英绚烂,池畔彩鸳白鹤,成对嬉戏。

        深院重重,每穿过一道门,前脚刚踏进去,丫鬟转头便将门锁上。

        李九州不禁有些起疑:她锁门干什么,但又看这大户人家的样子,并不像是谋财害命。

        心中倒也不惧,已至庭中,顺着长廊一看,与外面又大不相同。

        外面是杨柳高树,里面却是玉竹葱葱,映得廊檐碧翠。

        长廊尽头是一座亭子,匾额上题着四虚亭三字。

        李九州端详许久,看字样应是李白所题。

        李白的笔迹,他早研究透了。

        除了杨贵妃,李白,是他穿越到这想见的另一个人。

        丫鬟躬了个身,“郎君在此稍后片刻,主人很快就到。”说罢,飞跑的去了。

        不知要到何时才放榜,李九州也不急,颇有兴味的欣赏着园中景致。

        似这般好亭景,李九州从未见过,寻思这是何家,竟有此等院子。

        自己在京城无亲无故,又会是谁想见自己。

        正在迟疑,亭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却是两个青衣侍女,并不见主人。

        李九州忙问道:“你家主人呢?”

        两个侍女盯着李九州看了又看,相视一笑,一个侍女上前笑吟吟的说道:“主人请郎君到内楼相见。”

        好大的架子,竟如此无礼,李九州有些恼怒,“你家主人究竟是谁,怎的却叫女使来相邀?”

        侍女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