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上疏请粮

第(2/2)页

叛,王师征剿,自然平定,无烦圣虑,至于高将军所言边将拥兵太盛,却也有理,即如安禄山坐制三大镇,兵强势横,久有异志,不可不防。”

        皇帝闻言,沉吟不语。

        杨国忠又奏道:“臣有一策,可消安禄山之异志。”

        皇帝便:“是何策?”

        杨国忠答道:“若擢安禄山为平章事,召之入朝,而别以三大臣分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则安禄山之兵权既释,自然无忧,愿陛下从之。”

        皇帝嘴上虽然说好,心中却意犹未决。

        回到宫中,聊天间,皇帝把这话跟杨贵妃说了。

        杨贵妃见皇帝犹豫,说道:“安禄山未有反形,为何外臣都说他要反,他方今掌握重兵在外,无故频频征召,恐怕不妥。”

        皇帝便派璆琳为钦差,前往犒劳边军,暗中察探安禄山举动。

        璆琳到了范阳,安禄山早已知其来意,厚款于他,送了无数好礼,托他好为周旋,璆琳受了贿赂,星夜回朝复旨,极言安禄山忠诚为国,并无二心。

        皇帝听说,信以为然,召杨国忠入宫,说道:“朝廷厚待安禄山,安禄山亦必尽忠报国,决不致相负,卿等不必多疑。”

        杨国忠不好争论,便没说什么。

        恰好,内侍将关中的奏折传了上来。

        皇帝便问杨国忠意见。

        杨国忠早知此事,知道李九州也上疏,恐是瞒不住了,早将扶风太守房琯给放了,奏道:“关中水灾并不严重,但是民心不稳,据李九州报来,百姓确实有饥饿,不如发放些钱粮前去稳定民心。”

        皇帝也不怪他,将奏折看罢,又敲了敲万民书,同意他的说法,便让户部调拨钱粮,根据奏折中的数量分配,运往关中赈灾。

        户部不敢耽搁,连日准备,派人运送。

        李九州和刘永言正在凤翔衙门内,门口却被一阵急促传来的马蹄声惊动了。

        几匹马出现了,刘永言见了最前方马上那人的内侍打扮,亲自迎了出来,李九州也跟上。

        那内侍翻身下马,将马鞭向身后的人一扔,便迎着刘永言一行大声问道:“凤翔太守刘永言可在?”

        内侍长期在宫中,自是不认识边臣。

        “鄙人便是。”刘永言躬身答到。

        那内侍是来传消息的,说道:“朝廷已调拨钱粮前来赈灾,已在路上,我便是逐地通知,尔等不必慌乱,到时可派人前去接粮,按照朝廷分配领取,发放百姓。”

        刘永言急忙谢过,还欲留下内侍款待,却被内侍拒绝:“我还要前往通知其他地方。”

        内侍一走,刘永言转头对李九州说道:“能得钱粮赈灾,真是太好了,还是得亏赈灾使上疏。”

        李九州失色一笑,他这马屁拍得太过了,竟将这没什么好处的功劳都推给了自己。

        便对他说道:“既然朝廷发放的钱粮已在路上,此地路途难寻,未免耽误时日,太守便派人前去半路接应。”

        “我正欲安排。”刘永言说完,唤来人,安排了一小队人马前去查探,若遇到户部粮队,也可带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