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改革

第(1/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并且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丝绸文化。然而,古代的蚕桑业,起初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一带。

        中国的蚕桑业中心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蚕桑业在北方已经非常普及,当时实行的奖励耕织政策,使得养蚕缫丝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处于黄河流域的兖州、青州一带,是十分适合养蚕之地,蚕桑业中心是在黄河流域一带。

        秦汉魏晋时期,蚕桑业中心主要仍然在北方地区,几个主要的丝织品产区为:齐鲁地区盛产刺绣,河南地区盛产织锦,成都平原地区盛产蜀锦。

        当时中原一带发达的丝织业,北方地区的丝织业比长江流域更发达。

        唐代的蚕桑丝织业主要在河北、河南、江南、剑南四道,其中以黄河流域一带的丝织业最繁荣。

        绢分为八等,一等为宋、亳,二等为郑、汴、曹、怀。

        一等二等的绢产地都在河南道,其余各等也在河南河北两道,蚕桑业中心仍在北方地区。

        直到唐朝中后期,北方森林遭到破坏,环境变了,养蚕业才开始从北方转移到江南一带。

        这时的朔方辖地,依旧有部分地区适合养蚕,李九州也是突然想到了这个商机,那拂菻商人说丝绸在国外供不应求,那便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业,多赚些钱。

        这样一来可以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而来可以筹备更多的军饷。

        节度使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可谓是一方诸侯,李九州也不再受人牵制,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春夏季是最适合养蚕的季节,李九州说做便做,先以灵州为试点,动员了军中将士的家属参与,自己这边由封文静带头,带着一众妇女开始养蚕。

        孙守义也带来了好消息,军队的训练也颇有成效,没用多久的时间,士兵体能比以往提升了很多。

        李九州于是下令,命辖下的经略军、丰安军、定远军、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中的军士,皆参照此训练方法开展体能训练,并从灵州调派亲信之人前去监督。

        又派人去采购大宛马匹,在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的广阔草原上开展养马业务。

        最主要的还是以战马为目标,设立了饲马官吏,专门负责为军中备齐合格的战马。

        开垦拓荒也是少不了的,朔方节度使辖区辽阔,特别是安北都护府,往北直抵蒙古、俄罗斯,这么多士兵闲暇一起开垦拓荒,军中的粮草问题应能解决大部分。

        眼下,只等那拂菻商队带来占城稻的种子,便可以大力种植占城稻。

        将士们虽然比原先苦累了许多,又要训练,又要开垦拓荒,但这些都是利民利己的好事,军中倒也没有多少怨言。

        多管齐下,先是养蚕,周期在一两个月左右,再缫丝,再织造丝绸,李九州特意请了许多民间的老师傅前来带头教学,拂菻商队从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