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死灰复章燃

第(1/2)页

话说安庆绪这边,死里逃生,好不容易逃出了滏阳,来到了邺城,总算是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终于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

        身后的李九州大军随时会杀来,邺城没什么天险,也不是什么兵家重地,没那么好守,在这里也是不安全的,安庆绪在城中稍稍休整,还是准备要逃回范阳去的。

        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在滏阳打败了李光弼,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离邺城最近的唐军泽潞节度使王思礼一支人马,听说李光弼被打败,吓得早早退兵百里。

        守邺城的叛将薛嵩,原本带着大部队打算跑路的,半途听说了这个消息,又跑回了卫州,请见安庆绪。

        安禄山死后,叛军屡战屡败,一盘散沙,如今安庆绪竟然以千人打败了名将李光弼的万人,在叛军中声威大振。

        讨论群563743675

        薛嵩一进门便开始对安庆绪拍起了马屁:“圣人真是天选之子,以少敌众,竟能平安归来,天下莫不以圣人为当世奇才。”

        安庆绪也甚为得意,飘飘然了起来,笑嘻嘻的说道:“朕所向披靡,先前是迫不得已才放弃了相州,如今来到邺城,可与唐军一战。”

        薛嵩道:“臣手中尚有万余兵马,足以固守邺城,如今圣驾再到,必是四方来归,唐军必望而生畏。”

        安庆绪本是要跑路的,被他这一阵马屁拍得大为欢心,顿时自信满满道:“各路兵马尽数败于唐军手上,还需朕亲自出马。”

        “如今天下局势,西线战场,咱们已经败退,东线若是再败退,唐军便逼近范阳。”薛嵩出了一个计策:“范阳虽是咱们的大本营,但要统治天下,还需坐镇东都,不如召集各路兵马前来邺城,一起夺回相州,进发洛阳,到时圣人亲自坐镇指挥,稳住东线局势。”

        安庆绪想了想,他说的也有道理。

        逃回范阳老巢,虽然能安心一些,但毕竟是偏远所在,若自己只是一方诸侯,坐镇范阳也倒没什么,但自己现在是堂堂“大燕”皇帝,岂能偏安,自然要坐镇东都洛阳,稳住天下人之心。

        一个皇帝,如果连都城都拿不回来,都不敢待,那岂不是让天下人看扁了,就像先前的李隆基弃长安跑路一般。

        “薛刺史言之有理。”安庆绪说道:“只是要如何召集四方兵马前来?”

        薛嵩说道:“圣驾在此,要召集各路人马自是不难,我方近来屡屡吃败,求胜若渴,不如先发缴告知天下滏阳大胜,稳住诸人之心,各路人马自然就听命前来。”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安庆绪点头道:“此言甚妙。”

        两人一唱一和,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似乎先前的相州大败还没让安庆绪彻底胆寒,此时他又信心满满,妄想了起来。

        安庆绪就分派八队人马兵发布战报声称:大破李光弼、王思礼两军,收降、斩首万计,营幕俨然,上天帮助、提供方便,什么也不缺少,立功不难,先前溃散的将士,限于本月二十六日前到邺城集结屯住,下个月八日再去攻取洛阳。

        各路叛军听说在河东打败了官军,叛逆之心又稳固下来,接受安庆绪的招诱,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都到了邺城。

        安庆绪把邺城改称安成府,大赦境内,改年号叫天和。

        委派薛嵩训编练新旧部队三万余、骑兵六千以上。

        十天之内,叛将蔡希德率众从高平来归,田承嗣从颍川来归,武令询从唐州来归,沿途部队又达到六万。

        周边各顾叛军力量,除了赵郡的史思明以外,都来到了邺城。

        一时间,邺城竟集结了叛军大半的力量,兵力达到十数万之众,足以跟李九州所帅的大唐主力一战。

        塔读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原先动摇的各路叛军之心,也稍微稳固了起来。

        李九州那边,听闻了这个消息,知道一时间难以击败这股叛军,于是便并不急着进攻邺城,将李光弼一路的人马集结到了一处,集中兵力讨伐周边力量薄弱的一些叛军。

        在唐军个攻势下,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