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改革税制

第(1/2)页

李9州谦虚道:“我倒没想过这么多,这次主要是为了各个对大唐有功劳的大将,为了削藩,既然各个节度使都愿意放下权力,对大唐稳定来说是件好事,只是关于他们的安排,还得做好。”

        。。小说app——

        李亨见他不邀功,不依仗自己功劳大而骄纵,心中甚是满意,说道:“那就这样安排吧,至于你,容我再想想该赏你什么。”

        李9州也不说什么,行了个礼道:“那就先谢过圣恩。”

        削藩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各处节度使藩王也大多没什么异议,按照朝廷的安排,纷纷调离其他地方任职。

        各地削藩、裁军事宜顺利开展,已经进入到尾声,大多数被裁撤的兵士都拿了遣散费、背着行囊返回了家乡,甚至有相当1部分被裁撤的兵士都在家乡进入官方衙门做衙役、捕快、税吏或是巡吏,还有人做了家乡的村长、里长、保长。

        朝会上,户部侍郎刘晏报告了关于组织人力疏通漕运河道,并在各条河道入口处修建码头和货物转运站,以减少翻船事故和损耗,提高转运效率的奏疏,朝臣们进行讨论,有人认为此去耗费太大,以朝廷的现在财力无法承担。

        有人则认为就算耗费再大也必须要搞,这毕竟事关漕运,如果能完成,朝廷和百姓受益不会是1年两年,而是2十年、3十年。

        李9州说道:“河道的清淤疏通事宜这两年1直在做,1方面是对黄河和长江沿岸的河堤进行加固,另1方面是对河道清淤。朝廷为此调拨了大量的款项,从工部反馈的情况看来,1些堵塞河道的河段已经被清理干净,渭河的河道比较畅通,主要是汴河和淮河已经近2十年没有清理过了,如果要清理河道,主要是汴河和淮河河段,朝廷可以另外调拨1笔款项,在清淤的同时也加固河道,至于在各条河道的入口处建立码头和转运站的事情,这花不了几个钱,此时由工部负责规划,由转运使衙门负责找地修建,这件事情由刘大人提出来的,依我看,此事可行,既然他最熟悉规划方案,就由他全权负责执行,其他衙门要积极配合。”

        李亨也认同他的看法,“此言甚是合理。”

        李9州又说道:“另外,刘大人在上书中提到了盐务衙门和漕运衙门的机构庞大,超过8成的官吏不但不做事,还在各项税收上吃肉喝血,这就造成了朝廷对民间的收税日渐增加,但真正进入国库的税收却不足两成,甚至有可能不到1成,诸位想想,这个数字是多么的恐怖,这些人还是朝廷的官吏吗?他们的胃口也太大了,这样的官吏不但对朝廷稳定地方、统治百姓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在挖朝廷的墙角,他们以公肥私、任人唯亲,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这些人也许有朝中大员在为他们撑腰,造成了他们行事时4无忌惮,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害国害家,还害自己,所以,朝廷对吏治的整顿依然要持续下去,而且还要对漕运、盐务等这些机构庞大臃肿的衙门进行精简,把那些没有办事能力、懒懒散散、混日子的官吏都清理出去。”

        有大臣站出来道:“如果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