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安定

第(1/2)页

此时大唐内忧外患,几处叛乱同时而起,郭子仪李光弼得到了李9州的指点,忙于平乱。

        仆固怀恩这边,举族为国死难,斩杀对敌投降亲子的仆固怀恩,如今派自己儿子仆固玚出兵攻打河东辛云京,李光弼来前来支援,先是修书劝说仆固怀恩,但仆固怀恩并不为所动,无奈,李光弼只好跟其战场上见。

        因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多都曾经是李9州、郭子仪、李光弼的部下,所以,绝大多数被李光弼说服,背叛了仆固怀恩。

        并且,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玚在攻打辛云京时,因战事不利暴打士卒,反被部下杀害,仆固怀恩遭遇重大打击。

        仆固怀恩走投无路之下,诱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数十万众俱入寇,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奔唐朝都城长安而来。

        不过,这次唐朝的运气相当不错,行至鸣沙县,仆固怀恩却突然得暴病死于军中,仆固怀恩死后,这些异族联军无人整合,开始分散进攻唐朝,6续被唐朝击退,震惊唐朝的仆固怀恩之乱平息。

        郭子仪这边,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大破吐蕃,斩首5万,生擒上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4千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3百里内不绝,百官论奏程元振专权自恣,贻误军机,李豫遂罢免了程元振官爵,流配于江陵。

        平定了这两处,郭子仪和李光弼合兵,将矛头对准了江淮叛乱。

        袁晁率领义军攻占台州,刺史史叙逃走,又攻占信州,唐洪州刺史张镐,伏兵常山山口,义军中伏,损兵数千人,义军随后攻占温州、明州,尽有浙江东、西道地区。

        袁晁建议政权几十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担任,以建丑月为正月,改年号为宝胜。

        义军杀死地方长吏,烧毁和没收官府及地主豪富的钱财,这些人极为恐惧,纷纷逃亡,而疲于沉重赋敛的广大贫苦农民,则大多归附义军。

        德清县人朱泚、沈皓等,也聚众起义,响应袁晁。

        朱泚和沈皓分别占据两大山洞,不时出兵攻占城垒。

        宜春义军首领家兵漫山遍野,地方长吏不敢过问。

        袁晁义军发展为2十余万人,严重地威胁着唐廷在该地区的统治。

        说app,>pp。

        李光弼派其部将张伯仪、御史中丞袁惨、偏将王栖曜和李长荣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

        两军经十余次交战,义军战败。

        其弟袁瑛率领5百名骑兵,冲出重围,占据宁海西北4十里的紫溪洞,凭借险要地势,抗击官军。

        官军扎营洞口,切断义军粮道,加紧围攻。

        袁瑛和5百人在内无粮草、外乏援兵的绝境中,顽强抗击官军,直至全部饿死洞中。

        浙东起义军接连为李光弼部所败,袁晁本人被俘杀。

        唐军又继续攻克歙州,杀刺使庞濬,唐派袁傪、长孙全绪合围义军,方清在石埭城被杀。

        不久后浙东乱平。

        大明宫中。

        “众卿此次平乱有功,乃我大唐之功臣。”

        pp,

        李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