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韭菜选手准备就绪

第(2/2)页

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愚臣亡识,唯陛下财察。”

  晁错的这篇《河朔戍边疏》将历史上自己的《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两篇奏疏结合了河朔情况。

  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学习古代的方法,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地组织起来。

  “晁错大夫这篇奏疏写的真是好啊!如此以来河朔所耗费的军力民力大为减轻啊!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边防负担啊!老夫自愧不如啊!”张苍不禁感慨道。

  其余人看了也是连连称赞,申屠嘉也是无话可说,许文对于晁错的仗义相助,十分的感动。

  刘襄翻看着晁错的奏疏,不由的心中嘀咕起来,这不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嘛!寓兵于民,自给自足,政策支持嘛!

  “嗯,许文和晁错的建议,朕以为可行。但在晁错的提议上再加上一条,允许对匈奴作战的将士凭借自己的军功在河朔之地换取土地,至于耕地还是放牧,全凭己愿。”刘襄沉声说道。

  秦朝的军功爵制赏赐土地,是因为当时六国还有大片的空地可供选择。而大汉统一天下后,天下土地给百姓一分配,基本上就没有多余土地用来奖励军功将士了。

  而河朔之地土地肥沃,既适合游牧民族放牧,还适合农耕民族种地,完全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奖励将士,培养一批边塞型军功贵族戍边。

  “陛下圣明!”许文和晁错面露喜色,恭声说道。

  “这座在河朔修筑的城就命名为朔方城,以朔方城为根基在秦赵旧址上兴建朔方郡。命北地郡守郅都为朔方郡郡守,由其负责从大汉境内迁徙百姓戍边。”

  “戍边的首要对象就是豪强大姓,有违背汉律的、直接抄没家产充公;无违背汉律,财产过百万的,由官员‘帮助’其贩卖家产迁往朔方郡,朝廷可以酌情赏赐爵位。”

  “其次就是流民和罪犯,这些年来朕处处为农户着想,却仍有流民和犯罪现象,这说明什么?他们是懒汉,他们不珍惜朕的恩德,就应该让他们戍边,发挥自身的价值。”

  “最后就普通百姓,各郡县可征求民意,向他们宣扬河朔之地土地肥沃,对大汉边防的帮助,可对于他们适当的补助。”

  “迁徙的数量初定为十万人,若是不够的话,就继续从内地征调人口迁徙。必须将河朔建设成为我大汉牢不可破的一部分,让其成为进攻匈奴的前沿阵地。”刘襄缓缓说道。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喊道。

  自刘邦开始汉朝就有迁徙天下豪强大姓到皇帝陵墓庞的陵邑居住的传统。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从各郡国的上计中选出一大批豪强大姓,以赐恩的名义将他们迁徙到自己陵墓的陵邑居住。

  如此豪强大姓就远离世代耕耘,威望深厚的故土,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之中。这样一来,这些人就失去了资本和社会基础,很难再有所作为。

  可刘襄继位以来因为将重心放在军队建设和农业生产上,使得少府和国库都无闲钱修建帝陵,便没有利用起来“徙陵制度”这么一个强干弱枝的方法。

  如今刚好发展朔方郡需要钱财,就从这些养了八九年的韭菜身上弄钱。既缓解了国库压力,又在地方加强了中央权威。

  而对付诡计多端的豪强大姓就必须用酷吏,恶人还需恶人磨,执法刚正不阿的苍鹰郅都无疑是最好的割韭菜选手。

  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就是郅都。当初治理济南郡,直接手起刀落,丝毫不和豪强大姓讲道理,将叫的最欢的几个家族灭口,顿时镇住了济南郡的豪强大姓。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