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深入草原

  九年后,大隋日益强盛。
  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
  比起开皇之治来,还要远远胜过。
  这年三月,趁着春暖花开,赵秋集合六十万雄兵,分兵三路,  向大乌进攻。
  加上源源不断的运送后勤的民夫等等,其人数超过了二百万。
  其中左路由宋缺领兵二十万,李靖为副;右路由寇仲率队,李世民为副,兵力也是二十万;中路由赵秋御驾亲征。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草原。
  这也亏得赵秋这些年来,  不断命百工研究各项奇术,又重农家,  收集粮草无数,这才能出如此多的兵士人马。
  六十万大军,早已携带好了干粮,不怕旷日良久的战争。
  而且,未战先虑败,赵秋等人在出征之前,也多番谋划,早就做好了以战养战的准备。
  两者兼之,才有胜的希望。
  一路之上,各路兵马,包括宋缺、寇仲、李世民、李靖等人,无不思虑过往,心神震荡。
  昔年,汉武帝积盛世之威势,抗击匈奴,虽杀得匈奴人哭声连连,  但自身的国力也大大下降,晚年之时,不得不下罪己诏。
  但赵秋这些年来,励精图治,更适时恰当的推广着新的技术。
  经过这近二十年的发展,甚至超过了以往二、三百年的发展。
  甚至,随着杂交水稻的研究,粮食的产量,也大幅提升。即便少了二百万的精壮力,整个大隋还是能够撑下去。
  是以,在大隋兵士之中,出现了不少较为先进的火枪、手雷等武器。
  当然,还有赵秋从古龙等世界所带出的暗器等等。
  土炮、野炮更是多不胜数,且重量大幅下降。
  还有无数的推车等工具,也支撑着后勤补给。
  汉武时期,胜利后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未必就能够出现在大隋的身上。
  而且,赵秋早已将天魔策的武功融会贯通,他再与白道的功法相合,  其本身的实力,实已臻至玄妙莫测之境,  阳神阴神也一并练成,  犹如这个世界的天神。
  他再化繁就简,将其中易练的功法择出,传到了军中普及。
  是以,一众兵士的战斗力,胜过以前十倍不止。
  赵秋更是精中选精,从中抽出一万兵士,组成了御林军,伴在赵秋之侧。
  这一万兵士的武功,与常人相比,着实高出了不少。
  ...
  当然,这些年来,大乌也不是一事无成,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在跋锋寒的强推下,大乌中心西移,滚滚铁骑席卷,犹如秋风扫落叶之势,兵锋早已到了欧陆,打得一众西人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这也难怪,虽然大乌的工技人员虽少于中土,但集合多国之力,也是十分了不得的。
  尽管大乌重心向西移,然而大草原这道屏障,却不得派重兵守护。
  大隋的雄兵,自左右中三路并进,遇敌杀敌,大破大乌的骑兵。
  大乌的骑兵在草原上,虽然在冷兵器时代,是无解的存在。
  但大隋的一方,有火枪、火炮。这经过改进的火枪火炮,对骑兵的威慑力极大。
  更何况,大隋也有骑兵。
  这些骑兵的武功,并不低。
  胜利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大隋。
  在大草原上,纵使大乌兵败,跋锋寒也不拨兵来援,反而将大草原的兵士和牧民,往后撤离。
  赵秋、宋缺、寇仲、李世民和李靖等人,都是兵法大家,当然知道跋锋寒的意图。
  跋锋寒这是以丢失的空间,再坚壁清野,来延长大隋军的后勤补给线。
  整个草原和沙漠,广大无边。
  即使以大隋的兵力,要想完全占领,也颇为费事。
  当然也不是不能,可绝非朝夕之功。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