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第(2/2)页



        黛玉又移至宝钗面前,这时候的宝钗尚且稚嫩,模样却天生端庄温婉,让人看了便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感,见到昔日的好友兼情敌,黛玉心绪起伏,但想到今时之境况,竟然诡异地平静下来。

        她主动拉起宝钗的手,笑道:“这位便是宝姐姐吧,生的好俊俏。”

        宝钗站起身,同样笑道:“比不得林妹妹娇柔之美。”

        两人寒暄几句,凤姐儿也跟了过来。

        黛玉便走到贾母身边,依偎在她怀里,柔声道:“老祖宗不是想知道我去哪了吗?”

        凤姐儿迫不及待道:“她和那个厨子外出……”

        黛玉打断她:“我和翟先生去城郊种土豆和红薯去了。”

        凤姐儿:“厮混。”

        两人的话同时叠加在一起,贾母看看凤姐儿,又看看黛玉,皱眉道:“怎么回事?”

        凤姐儿泼辣惯了,连忙吐珠子似的把话说了,“林姑娘和那个叫翟南的厨子外出厮混,半日不曾归家,二人回来时,被我在西角门碰了个正着。”

        贾母微怔,随即望向黛玉:“可是真的?”

        黛玉镇定道:“与翟先生出门是真,厮混是假。”

        这基本等同于承认,不管是否厮混,千金小姐与外男随意外出,便已是不成文的罪。

        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也都望向黛玉,王夫人是冷眼看笑话,宝钗却面露不解,她方才观黛玉举止不俗,言谈得体,怎么也不像凤姐儿口中不知检点的姑娘。

        贾母皱眉道:“翟先生是谁?”

        凤姐儿抢先答道:“哪里有什么翟先生,是厨房当差的那个翟南。”

        贾母已有些不悦,问黛玉:“到底怎么回事,你仔细道来。”

        黛玉笑道:“翟先生虽在府中做厨子,但见识广博,言谈不俗,擅长种田,我对此极有兴趣,便拜他为师,做了他的学生,称他为先生。”

        王夫人皮笑肉不笑:“不过一个厨子,值得你一个千金小姐拜师?况且种田算什么本事,你因他会种田而拜师,岂不是辱没了贾府门楣?”

        黛玉从容反驳:“非也,民以食为天,秦王一统天下,重农抑商,便是明白粮食对国家和百姓的重要,种田乃民生之大计,连当今圣上也极为看重,种田虽是粗活,却不可任人贬低,否则我们一饮一食又算什么?”

        “若人人都瞧不起种田,人人都不愿种田,那五谷杂粮从何而来,江山社稷如何稳固?”

        黛玉引经据典,直接将种田拉到天下民生的高度,若是有人再要反驳,那便是反驳千年来的政策,更是反驳当今圣上。

        谁敢?

        宝钗打眼瞧对面的姑娘,初见时只觉她身段娇弱,温声软语,还以为她是个乖巧听话的深闺小姐,现下听她言语伶俐,才发现她竟是个胸中有丘壑的奇女子。

        黛玉一席话极有深度,直接将深宅大院里的女人们说哑了火,便是贾母,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良久,宝钗见屋内鸦雀无声,起身笑道:“林妹妹所言极是,生在富贵之家,更应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她移步黛玉身边,话锋一转:“不过终究是男女有别,林妹妹虽敬重那位翟先生,却也不可无防人之心,今日老太太喊了妹妹几回,丫鬟却说你和男人单独出了门,可担心死了我们,想来琏二嫂子候在西角门,也是因为关心妹妹的安慰。”

        薛宝钗不愧是商贾之女,一席话既肯定了黛玉,也不驳凤姐儿的脸面,真真是一颗迎风招摇的墙头草,圆滑的让人生不起气来。

        黛玉与宝钗前世纠葛甚多,后者善解人意,稳重端庄,说实话,若非中间夹了个贾宝玉,她与宝钗应当是交情甚笃的姐妹。

        “姐姐说的极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黛玉移步至凤姐儿身边,亲昵地握起她雪白的腕子,柔声细语:“是黛玉不懂事,出门竟忘了和嫂子招呼一声,让嫂子候我良久,嫂子莫气,黛玉给嫂子赔不是。”

        在西角门要拿簪子戳她手,在贾母面前却又装无辜兔子认错,三岁的孩子都没林黛玉变脸快。凤姐儿气的嘴角抽搐,特想照着面前这张楚楚可怜的脸蛋扇一巴掌,可当着贾母和薛姨妈等人的面,她,不敢。

        黛玉就是吃准了她的欺软怕硬,使劲恶心她。

        她前世原不是这个性子,只是当年酸苦之情太多,榨干了她的泪。

        如今重活一次,她总想肆意一些,像鸟儿和鱼儿一般,以身丈量天高海阔。

        再不想,委身贾府,以泪洗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