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第(1/2)页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自天姥山一路南下,离金陵越来越近,苏星瞳的脚步却越来越慢,行至金陵郊外一茶肆中,稍事休整。

        茶肆旁的两棵大树下围着一群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中心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秀才说书。

        那老秀才清了清嗓,说道:“话说十五年前,我南楚外有强敌,又内耗不止。手握十万精兵的车骑大将军陆赫谋反,在青州自立为王。十万大军直逼我南楚国都——金陵!”

        “彼时,先皇孝文帝尚在,当今天子昭明帝还是昭明太子。昭明太子殿下亲率五万精兵,清剿叛贼,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歼敌一万有余。”

        “敌军左翼叛将自知不敌,率部一万人归降。不出三月,叛军主力就被逼退至青龙关内。青龙关易守难攻,叛军龟缩不出,昭明太子数次强攻也未见成效,只得陈兵关外,静观其变,如此僵持不下一月有余。”

        “然后呢?然后呢?是不是叛军粮草耗尽,不得不投降?”

        “肯定是昭明太子巧施奇谋,诱敌出关,然后一网打尽!”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地争论个不停。

        “错!这青龙关的大门,不是昭明太子的兵士强行撞开的,而是叛将陆赫亲自打开的。”那老秀才捋了捋胡须,卖着关子。

        “怎么可能,那不是自投罗网吗?”众童子忙竖起耳朵,生怕错漏了什么精彩情节。

        “当时的昭明太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叛将陆赫大开关门,带着五千精兵在关内叫嚣,昭明太子手下一个年轻的副将沉不住气,带着三百人冲了进去。”

        “待那三百人全部进入关内的那一刻,城门却像是被鬼神操控了一般,一刹那间就被关上了。霎时间乌云蔽日,黑云压城,立秋刚过,竟刮起猎猎北风,如同狮吼一般,天地为之变色。关外之人没有听到甲兵交接之声,取而代之的是不绝于耳的嘶吼声、怒号声、痛哭声还有人临死前极度惊恐的大喊声混杂在一起,一会儿好像千里之遥,听不真切,一会儿又好像就在耳边,震得人肝胆俱裂。”

        “没有人知道关内发生了什么,只看见随着声音渐渐隐去,青龙关外护城河的河水血色越发浓烈。随后,那三百士兵的尸体被一具具抛出来。离奇的是,根据伤口判断,他们都是自相残杀而亡,体内鲜血都被放干。”

        “天哪,好可怕!”周围的孩子们都惊得捂住了嘴巴,有些胆小的更是捂住了耳朵,不敢再听下去。

        “此后,昭明太子再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七日后,叛将陆赫却再次打开城门,率兵出击。昭明太子也派大将迎战。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陆赫手下的士兵虽然连吃败仗,粮草不足,但是却全然不见颓势,反而士气高昂,个个都拼死作战,即使受了重伤也半步不退,像是完全感觉不到痛苦似的,变成了一把把不知恐惧痛苦为何物的冰冷的杀器。靠着他们,陆赫挡下了数十波进攻,昭明太子的军队根本无法靠近青龙关一步,只得作罢。此役,双方两败俱伤。”

        “人怎么会感觉不到疼呢?这是为什么呀?”

        “那昭明太子后来是怎么收复青龙关的呀?”

        勾起了听众的好奇心,那老秀才颇为得意:“当时,昭明太子和手下的七位大将苦思冥想三日三夜,却依然毫无头绪。一筹莫展之际,士兵来报,帐外有一青年拜见,自言能解当前困局。昭明太子大喜,忙请进帐。”

        “那青年身无长物,唯背后一张古琴。据他所言,青龙关内异象连连,是由于有人在里面布下了鬼音修罗阵。此阵法诡异无比,布阵之人能够用鬼音控人心神,一旦被操控,哪怕是让一个母亲去杀死自己的孩子,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因此才有之前那三百士兵自相残杀的惨剧。”

        “那这少年是如何破阵的呢?”

        “简单,开战之前,那青年让所有士兵都用棉花堵住耳朵,如此鬼音对他们的影响便大打折扣。而那青年端坐战车之上,双手抚琴,琴音涤荡心神,与那城楼之上吹笛人的笛音斗得不可开交。”

        “昭明太子抓住机会,一箭射杀了那吹笛人,大军一举攻破青龙关,叛将陆赫自刎,剩余叛军皆归降。昭明太子顺势北上,收复青州。然而雄才伟略如昭明太子,也错看了一人。”

        “错看了谁?”

        “那抚琴青年虽易了容作男儿打扮,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儿身。彼时昭明太子年近而立,未曾婚配,却对这女子一见钟情。班师回朝后便立她为太子妃,次年便生下了一个小郡主。”

        “南楚皇室子息不旺,昭明太子长兄早逝,只留下一个小郡王,彼时十二岁,过继给了昭明太子,因此这小郡主颇受先孝文帝喜爱,破格赐了她南楚至宝凤凰血玉,加盖了大宝玺印,足见恩宠。”

        “有这样一位小郡主?我怎么不知道?”周围的童子面面相觑,都未曾听过这个小郡主的名号。

        “你们当然不知道,这小郡主长到六岁,便不幸夭折了。”那老秀才边说边摇头,直叹可惜。

        “死了?怎么会死了呢?”

        “当时虽然叛将伏法,青州收复,但我南楚内乱之际,西秦和北魏乘机打破我南楚防线,侵吞我南楚河山,更是对我国都金陵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朝中无人可用,太子和太子妃兵分两路,一人北上出使北魏,联魏抗秦,一人率军西行收复失地。边打边谈,用了六年时间,终于收复了所有的失地,确立了如今三国的边境线。”

        “可是先孝文帝却没有等到昭明太子回来继承皇位就驾崩了。当夜,小郡主居住的宫殿起火,里面的人一个都没有逃出来。野心勃勃的肃王随即篡改传位诏书,血洗朝堂,窃得皇位,反诬昭明太子和太子妃谋逆,率领禁军要捉拿叛贼。”

        “简直颠倒黑白!”童子们咬牙切齿。

        “一将功成万骨枯,况乎帝王?这一段“大破青龙关”至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老秀才起身,拿出一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