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沟渠、驰道

第(2/2)页



谷庥</span>  翌日,秦王命人刻谒石门,曰:“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个时间比历史记载的提前十年。

  兴修水利,利民之举,可以强国,亦可以加强对四夷的统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水利隆隆开工后,秦王政也再和百姓郑国商议陆地“官道”一事!

  官道为四种,各郡各县官道、内史郡通外官道、驰道、直道。四种道路之交叉接合,郑国勘定的天下大道有四百余条,由低至高,分作四大层级分别整合!

  【注意:驰道是全国主要郡县与首都连接的大道,直道是自咸阳直通九原郡的大道。】

  驰道路面宽阔,以夯土筑成,据史料记载,平坦处宽约50步(约69米),每隔3丈(约7米)栽种一棵行道树。

  秦军长期屯驻于今内蒙古中部一带,为了防止匈奴入侵,保证军队的快速调遣及后勤物资给。

  秦王政下令修筑一条自咸阳林光宫直通九原郡的大道,称为直道,全长700多千米,路面最宽达60米以上。

  秦驰道就是当时的国家级公路,而秦直道则因道路通畅、路基优良而堪称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可这系列惠及百姓的措施,在儒生开来却是奢侈荒唐,污蔑秦王政修建水陆两道,是为了自己享乐,方便自己周游天下。

  瞥见儒生的劝谏后,秦王政脸色一沉,眼角微微抽搐,一丝凶狠一闪而过,厉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朕外出巡游,百般不便,想要享乐,在宫中享受不是更好吗?怎么会千里跋涉,受颠簸之苦呢?”

  “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了一起,难道朕做错了不成?”

  “驰道上千里奔袭,半日即可飞驰二百里,难道儒生不知道驰道的便利?”

  “迂阔无知的儒生百般刁难,若不是为了帝国,朕岂会轻饶你们?”

  秦王政微微松了口气,下令将竹简统统烧毁,并且不准任何人提及此事!

  秦国素来雷厉风行,从不拖延,工程开展长达六个月,道路已经有了雏形。

  然而,一道消息却意外传入咸阳宫中。

  秦王政徐徐展开竹帘纸,李信豪迈奔放的小纂体逐渐显现出来:“陛下,长公主连夜发来密报,头曼单于正在征调匈奴大军,意图举兵南下,袭扰边关!”

  “而这一次,很可能是联合其他草原部落,进攻陇西、北地两郡!”

  秦王政目光深邃,眼眸之中迸发出一股杀意,冷冽道:“来的正是时候!”

  边疆地区已经休养生息长达五年之久,粮食收入连年提高,已经足够撑起三十万大军五年的粮食了!

  再加上直道已经完成大致轮廓,三十万大军的军粮只需要十天便能运输完成了!

  一旦战争打响,粮草辎重绝对不成问题。

  翌日,蒙恬率领蓝天大营的十万大军隆隆开出咸阳王城,前去和镇守边疆的李信回合,组成三十万联军,进攻北境匈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