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继承者

第(2/2)页

立幼的想法。

  但多年前的“亡秦者,胡十八”将胡亥推到了十八层地狱。

  他们只能不情愿的接受扶苏,于是两人缓缓开口道:“陛下,长公子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可担任储君!”

  闻言,秦王政双眸紧闭,嘴角勾勒出淡淡的笑容。

  这正是秦王政心中想法,同时,帝国也需要一个温柔的继位者,来治理国家,而长公子扶苏素来以仁义闻名,百姓定不会动荡。

  可是,秦王政也隐约担心仁义葬送了他,过度仁义,也造就了他优柔寡断了一面。

  为帝王者,怎能仁义?

  自古以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倘若仁义,岂不是要被人利用?

  自扶苏担任监国以来,朝中不少官员反应,长公子扶苏处理政务繁多,每次集中讨论,容易听取别人意见,但自己却无法拍板决定!

  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帝王?

  因此,秦王政便对李斯道:“扶苏素来以仁义闻名,朕担心他会被人利用!李斯,即贵为丞相,一定要竭尽全力辅佐!”

  李斯表面答应,内心却不以为然。

  长公子扶苏仁义是汲取儒家的仁义思想,倘若他作为储君,他难道会被重用?

  朝中的蒙氏一族才是他最为依仗的左膀右臂。

  郎中令蒙毅素来苛刻,行法道,处理政务不论别人的身份,朝堂会议不顾别人的颜面,倘若不是秦王政力保赵高,他早已死亡。

  而上将军蒙恬北击匈奴,继承蒙骜、蒙武的统率才能,素来骁勇,令匈奴威风丧胆,以一己之力击退匈奴七百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两人一文一武,颇受扶苏的器重,难道扶苏继位后,他能够得到重用吗?

  而李斯已经想好了退路,倘若扶苏上位,他便辞官回乡,避世隐退。

  冯去疾作为朝中元老,也心知肚明,但他一向支持秦王政的决断,无论谁尚未,便尽全力辅佐。

  短暂的交谈后,秦王政话锋一转,聊起了咸阳城的风土人情,三人边谈论,边饮酒,大殿内其乐融融,就连一旁的赵高也泛起笑容。

  虽然表面微笑,但是他内心已经失落自己。

  胡亥作为他手中的一张王牌,已经被秦王政处置,他已经没有机会翻身,只能一辈子做一条咸鱼。

  三位老狐狸短暂交锋之后,秦王政微微摆手,示意赵高送走李斯和冯去疾,而他独自一人在大殿内沉思。

  秦王政最担忧的一点,便是儒生给扶苏灌输的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极力推崇的分封制!

  虽然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但他经过儒家思想的浇灌,很可能依仗蒙氏集团和朝中势力,怀着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将秦王政多年的励精图治直接化为泡影,重回周之分封大梦。

  秦王政在此以前,已经反复试探扶苏,他的分封之梦已经渐渐淡化,但依旧是潜在的威胁,令秦王政担忧。

  郡县制的优点不言而喻,但要让扶苏彻底接受分封制,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