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 决战

第(2/2)页

辛苦的整治后,人类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不过这场大灾难还是留下了不少痕迹:天向西北倾斜,因而日月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而地则向东南倾斜,因而一切江河都汇流东南;而当雨过天晴后,补天的五色石便会重新焕发光彩,于是在天空中便出现了彩虹。
  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为少典,娶有氏为妻,生下炎帝。炎帝号神农氏,长于姜水,他发明了农耕和医药,造福苍生,成为天下共主。他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自炎帝开始,中原进入了农耕社会。
  因为伏羲、女娲、炎帝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因而被后人尊称为“三皇”。随着人类欲望的滋长,各部落开始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虽然为天下共主,对此也无可奈何。
  当时,南方有个九黎族,善于冶炼之术,是当时大地上唯一会冶炼铜和铁的部落,制造了刀、戟、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这些锐利的兵器在当时非常罕见,威力无比。九黎族首领名叫蚩尤,野心勃勃,十分强悍。他还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蚩尤一心想兼并诸侯,统一天下,因此开始大肆侵扰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向北进军,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蚩尤武器精良,炎帝根本不是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走投无路,只好逃去涿鹿,向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黄帝请求帮助。
  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后改姓姬。由于居住在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又因为建国于有熊,所以也称有熊氏;又因为有土德之瑞,又号称黄帝。他天生异象,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黄帝的部落最早住在西北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中原涿鹿一带定居,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黄帝妻妾众多,有四妃十嫔。
  四个妃子分别以元、二、三、四称呼。其中元妃为西陵氏,名叫嫘祖,她是炎帝和黄帝的表妹。二妃方雷氏,名女节。三妃彤鱼氏。四妃嫫母,长相丑陋,但因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只有其中十四个儿子得姓,根据封地所在,各取“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十二个姓。当时以德授姓,只有两个儿子因从其德,得以跟随黄帝姓姬。
  元妃嫘祖生有两个儿子:长子玄嚣,又名青阳,降居江水;次子昌意,降居若水。嫘祖本人聪明异常,当时蚕只有野生的,世人都不知道蚕的用处,嫘祖偶然发现煮熟的蚕茧能够抽丝,于是开始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中原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丝和帛。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黄帝手下有一个最博学的官员——史官仓颉,他创制了古代文字。中原的文字当时都是记载在龟壳上,就是因为大荒时期洪水泛滥,遍地都是乌龟,龟壳唾手可得,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甲骨文。仓颉还有个兄弟叫仓生,是黄帝手下最勇猛的将领。
  黄帝正日益兴盛,听了炎帝的诉说后,决定对抗蚩尤,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他联合各部落人马,准备在涿鹿的原野上与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