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人在江湖

第(1/2)页

第四回  深夜枭扰梦  密室鬼惊心(下)

        金风一手端灯,一手护住灯火,唯恐被风吹熄了。只觉这昏黑幽暗的夹壁秘道之中阴气森森,令人毛发直竖、不寒而栗。

        脚下石级步步下沉,沿着台阶转过三个缓台才到地下室地面,眼前出现一道石门。金风向旁一闪,看着先生。

        白云飘伸手抓着门旁一个圆柄向左旋了几转,石门“轧轧”开启,里面豁然开朗,是一间十分宽敞的石室。

        地下室内冬暖夏凉,是以进入石室并不感觉寒冷。金风环顾室内,靠北墙摆着一条供案,供案上排列着十几块神主牌位,案上香炉纸烛一应俱全。石室东西两厢索然无物,只在隔间的南墙边角落里放着两口大缸,不知作何用处。

        白云飘放下张立尸身,接过金风手中油灯,点燃了案上几支牛油蜡烛,室内顿时烛火辉煌。照见香案上灵牌字迹,刻着:敬奉先祖白公讳天齐大人之灵位、先考白公讳松鹤大人之灵位等等。金风此刻才明白,这间地下暗室乃是供奉白门先烈的秘密享堂。

        白云飘在各神主牌位前供上香火,俯身跪拜。金风也跪在身后跟着叩拜。

        拜过起身,白云飘提起张立尸身,走到隔间南墙根那两口大缸前,小心翼翼地将张立尸身轻轻放入一口大缸之中。

        金风颇为奇怪,走近观望,但见那缸中原本盛着半缸液体,张立的尸身浸入其中后,缸中液体立时翻滚如沸,冒起一缕黄烟,同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臭。张立的尸身随之被灼蚀得瞬间腐化溃烂、斑斑驳驳,血肉模糊。转瞬之间,皮肉腐化殆尽,只剩下一堆森森白骨。

        金风触目惊心、看得毛骨悚然。似这般毁尸灭迹的江湖行径,过去他闻所未闻。暗想:白先生号称“义胆侠”,多行善举,口碑载道。不想背地里却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强梁。这些江湖中人刀头舔血,弱肉强食,靠的是手中刀,赌得是一条命。冤冤相报,朝不保夕,莫非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处理掉张立的尸身,待浊气散尽,白云飘掩上石门,对金风道:“今晚索性让你开开眼,看一件稀世奇珍!”说着走到供案前,掀开案帷,开启下面一个盖板,里面是个小型地窖。

        白云飘从中取出一只精致的黄花梨木箱打开,里面是一只锦匣,打开锦匣,一团珠光宝气耀眼生辉。

        只见下面是一只紫金盘龙鼎,铸造精美,金光灿烂。鼎的上方托着一尊和阗美玉雕琢的玲珑宝塔。塔内倒盘一条玉龙,口衔宝珠,形态生动。塔基负在一只翠绿的翡翠绿毛龟背上,四只龟爪嵌入金鼎内沿相互衔接。塔顶点缀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显得富丽堂皇。这件金镶玉珍宝构造奇特、独具匠心、瑰丽高雅、玲珑剔透,真可谓巧夺天工。

        金风赞道:“好一件奇珍异宝,富贵逼人、价值连城,不知要耗费多少财力人工,才造就出这等高雅尊贵的尤物!”

        白云飘道:“围绕这件宝物,有一段龙争虎斗的惊人内幕。有明一朝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便是太祖和成祖。成祖朱棣本是庶出,一直不为太祖和马皇后所喜。但他北驱鞑虏、功勋卓著、英明神武,在朝臣中素孚众望。太祖临终前皇太子朱标已殁,出于偏爱将皇位传给了倍受娇宠的皇长孙朱允炆,引发后来的靖难之役。宫庭中的皇位争夺古来有之,屡见不鲜。传说南京城破之日,建文帝由密道逃走,之后出家为僧,流落南洋。  明成祖永乐皇帝听闻风声坐卧不宁,须知惠帝朱允炆为人慈和,待民极好,在江南深受拥戴。永乐皇帝为消除隐患,派得力宦官郑和率船队远下西洋,耀武扬威,暗中便有搜寻建文帝下落的意图。

        “这件珍宝便是郑和在一次归途中精心制作、特为进献给永乐皇帝的,当时建文帝让郑和带回的大明皇帝玉玺便盛在金鼎之中。郑和设计这尊宝塔寓意深刻,影射建文帝已皈依佛门,万念俱灰,即便过去是条真龙,而今也已是困在塔内蛰伏的僵龙,苟延残喘而已。陛下与他有叔侄情份,何苦定要赶尽杀绝呢?传说成祖得了宝塔中的传国玉玺,犹不安心,执意派郑和再度下西洋斩草除根。”

        金风叹道:“明朝最杰出的两个皇帝,却也是杀戮最多的两位君王。权令情绝,利令智昏。为了权柄之争,骨肉至亲也会同室操戈、相互残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一人做了皇帝、大权在握,身边亲友反而遭殃,飞来横祸。这样残忍冷酷的君王又会给黎民百姓带来什么福音?我真希望天下不再有什么皇帝君王!”

        白云飘苦笑道:“没了皇帝,诸侯混战,一样的天下大乱、国无宁日。好了,时候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收起金镶玉宝塔,将宝箱放归原处,吹熄蜡烛。金风执灯,白云飘关闭享堂石门,两人由夹壁拾级而上,依原路返回室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