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十二章 叶赫之后

第(2/2)页

孩子竟不翼而飞!

        “我视若心肝宝贝的儿子竟在戒备森严的山寨里神秘失踪了,我当时猛然想到,定是被我打得铩羽而逃的那几个蟊贼的同党暗中捣鬼。急切间召集人马,追下山去,在山脚赶上了这几个蟊贼。

        “我当时大发雷霆,出手不再留情,当场就打死了两人,将另外三个人捉回山上,逼问他们是谁盗取了我的儿子。但任凭我如何严刑拷问,这三个人坚称没有同党盗取我的孩儿。

        “我命山寨中的弟兄翻遍了九顶铁叉山和方圆百里,也没能找到铁孩子,这孩子便这样神秘丢失了。

        “因为爱妻身体刚有好转,我不敢让她知晓这个噩耗,严密封锁消息。直到爱妻身体完全康复,想念儿子心切,我不得已说出了实情。

        “爱妻当即昏死过去,我吓得抱着她大哭不止,爱妻终于在我雷鸣般的哭声中苏醒过来,见我哭得可怜,反倒安慰我,说如果那孩子真的找不回来,她再为我生个儿子。

        “唉,生这一个孩子已让爱妻经受那么多艰难痛苦,我哪能再让爱妻承受这种苦难?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不再让爱妻怀孩子。

        “丢失的那个孩子跟我一样,两只脚都是六趾,肤色也跟我一样黝黑。后来查验发现,贼人偷窃那孩子时,那只七巧铜铃项圈也一起不见了。那铜铃是爱妻妆奁里随嫁之物,虽然并不珍贵、做工却极精致,市面上不常见到的。所以我骤见这孩子项间这个铜铃项圈,心神便是一震。

        “爱妻为生这孩子,几乎丢掉了性命。知道铁孩儿被窃贼偷去,伤心欲绝,终日郁郁寡欢。一股急火几乎盲了双眼。该死的窃贼一去无踪,十八年来我一直查不出半点眉目。天可怜见,十八年后叫我一家再度重逢!”

        听了鲍撼天的讲诉,憨少年虽然脑筋不大灵光,却也觉得此事大体不会有假。望了望鲍撼天,又望了望那中年妇人,迷茫地说:“你······你们······真真真的是我我我的爹娘?那那那咱爹又又又是谁啊?”

        鲍撼天问:“什么咱爹?是把你养大的那人吗?他长得什么模样?”

        憨少年说:“嗯,我我我也说说不清楚,见见见面就知道了。”

        鲍撼天问:“他住在哪里?”

        憨少年说:“住住住在山上啊,不不不过这会儿又不不在山上了。”

        鲍夫人问:“那养大你的人对你好不好?”

        憨少年道:“也也好,也也不好。他给······给我饭吃,有有时无无端发发发脾气,就就就打我骂我······”说着触动伤心事,孩子般哭了起来。

        鲍撼天恼火道:“竟有这种事,他为什么打你?”

        憨少年说:“他他说要我练练练‘排打功’,常常把把我绑绑在树树上揍。”

        鲍撼天见儿子生得粗壮结实,生龙活虎一般,感觉那人将孩子一手养大,毕竟恩情为大。叹了口气,道:“孩子,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当年为父十来岁就被你爷爷送去关内拜师,苦练少林‘太祖拳’、‘降魔棍’。男子汉吃些苦头也不是坏事。”

        金风见憨少年意外地在山上找到生身父母,也由衷为他高兴,向鲍寨主道喜。

        鲍撼天心怀大畅,命人重整酒席,便在私宅设宴相庆。席间与金风交谈,见他知书达理、见多识广,与自己憨傻的儿子真是天壤之别,心中颇为感慨。

        饭后,鲍夫人拉着儿子说话。鲍撼天把金风让到客厅,说道:“金公子,鲍某十分感激你将犬子送到山上,也非常欣赏你的才华。我身边正缺人手,你肯不肯留下来帮我做事?”

        金风道:“鲍寨主,恕我心直口快,我从不敢藐视绿林英雄,也不否认草莽中藏龙卧虎。但金某自幼秉承家严教诲,不曾想过自己混迹绿林,做一个落草的响马。”

        鲍撼天道:“我也无须瞒你,老夫并非普通绿林草寇,我祖上本是关外赫赫有名的叶赫部族首领,姓纳喇氏。当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落崛起辽东,与我祖先争雄,伯祖纳林布禄不幸落败,含愤而死,两家因而成为世仇。

        “我祖父金台石继位贝勒,当时努尔哈赤击败明军,声势正盛,挥军东征,席卷扈伦四部,叶赫部落终被满洲努尔哈赤吞并。

        “城破之日,祖父金台石将积存的珍宝投入后花园石井之中,掩埋井口,命家父化装贫民百姓趁乱混出围城,以图东山再起。祖父于那场劫难中被俘,不屈而死。临终发下诅咒:‘生前不能抗满洲,死后无灵则已,死若泉下有知,定不使叶赫绝种,将来无论传下一子一女,总要报此仇恨!’

        “后来家父在家将扶持下落草为寇,做了山大王,化名鲍恨仇,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我孩提时代便被父亲送去关内少林寺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经过二十个寒暑,诸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时我已是而立之年,父亲病危,命人传信急召我回关东。当我赶回山寨,父亲已奄奄一息,遗言命我继承祖志,推翻大清,复兴叶赫纳喇家族。

        “我为掩盖身份,改名换姓鲍撼天,立志为家族报仇雪恨,撼动爱新觉罗这片清天!

        “我按先父遗命,偷偷启出了埋藏在叶赫家废墟枯井中的藏宝,并掘出一块石碑,上刻:“灭建州者必叶赫”。正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热血沸腾,招兵买马,啸聚九顶铁叉山,竖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义旗,誓要推翻清廷,重振家声!”

        金风不想鲍撼天有着这样一段隐秘的家史,只听得瞠目结舌。沉默半晌,说道:“一将成名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往事已矣、尘埃落定,冤冤相报何时了?鲍寨主,你想想,为了个人恩怨,再挑起一番腥风血雨,刀兵相向、大动干戈,那时又要死多少人?会有多少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有多少孤儿寡妇怨声载道、愤恨难平?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深陷战乱、横尸荒野?民心思定,以暴易暴只会令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实不相瞒,金某祖上也曾是金国皇室贵胄,后来金国衰落,被元朝取代。先祖也曾满怀壮志希望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光复金国。但在民间游历期间亲身感受到草根百姓的疾苦和不同民族间底层社会生存的艰难。是战争把民族间的隔阂和仇恨不断激化、变本加厉,世代传承、愈演愈烈,其实各民族间向往安定祥和太平盛世的心愿都是相通的。后来我的先人放下了民族的仇恨,解甲归田耕读为乐,劝化世人和睦向善。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一将成名万骨枯’。”

        鲍撼天听说金风原是金国皇族后裔,也不禁肃然起敬、刮目相看,说道:“金公子能文能武、侠义为怀,我还以为出自汉族书香门第,原来却是关外满洲世家子弟。年纪轻轻就懂得体恤民间疾苦,宅心仁厚、少年老成,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你肯留下帮我,要什么条件尽管开口!”

        金风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鲍寨主真的肯替天行道、从善如流,天下人都会赞成拥护你的。”

        鲍撼天说:“好,老夫决定帮你剿灭恶虎寨马匪,只要你肯答应我一件事。”

        金风问:“你要我在山寨入伙?这件事恕难从命。”

        鲍撼天道:“老夫不愿强人所难,我不强求你落草为寇,我想让你做我的螟蛉义子。”

        金风一怔,不想鲍撼天竟会提出这种要求,一时犹豫不决。

        鲍撼天道:“你也看到了,我的儿子铁孩儿呆头呆脑、难成大器,想要成就大业,我需要你这样智勇双全的帮手。”

        金风暗自想道,鲍撼天是绿林响马中响当当的豪杰,叱咤风云,威震辽东。若能将此人导入正途、多行善举,必定会造福一方。于是道:“承蒙鲍寨主看重,我答应你!”

        鲍撼天不料金风竟会答应得如此干脆爽快,喜道:“你真肯做我的义子?”

        金风道:“不过你不能逼我做违背道义的事。”

        鲍撼天喜形于色,说道:“自然不会,你当我是大奸大恶之徒吗?”转身吩咐:“来人,速去请夫人,说我有件天大的喜讯要公布。”仆婢应声去传话。

        少顷,鲍夫人与憨少年铁孩儿来到,鲍撼天兴奋地道:“艳香,今天真是双喜临门,让你我喜得双子!”

        鲍夫人笑道:“看你高兴得都糊涂了,咱除了铁孩儿,哪还有第二个儿子?”

        鲍撼天将夫人拉到一旁,将收金风为义子的想法跟夫人说了。鲍夫人道:“你的想法倒是不错,就只怕一厢情愿。”

        鲍撼天道:“金风已经答应认我做义父,这怎么是一厢情愿呢?”

        鲍夫人道:“他求你出兵帮他铲除孟中天那股马匪,你做的到吗?即便你有意为之,你山寨中的兄弟也未必赞同。”

        鲍撼天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夫人,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只身来铁叉山,求我发兵去灭镜泊湖湖霸‘活阎王’阎西天、王十全。

        “那时我羽翼未丰,很多人都反对我兴兵跟‘活阎王’硬碰硬。我当时意气用事、一诺为红颜,北伐‘活阎王’,损失了七十二名弟兄。就是那次,我赢得了你的芳心,赢得了松花江北广大民众的人心,声名鹊起,才有了后来的声望。

        “近年我为了复兴家国,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广结绿林朋友,吸纳草莽豪杰。只要能为我所用,不辨龙蛇善恶,一概结交收录。‘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成了一句空话。

        “而今我已鬓发苍苍,大业却迟迟未成,就是因为身边缺少栋梁之才。有时感觉自己真的老了。时不我待,我的身边需要一个能帮我干大事的人,你知道,铁孩儿是指望不上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金风是我所遇见过最为出众的青年,他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若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业不成?”

        鲍夫人道:“我知你为复家仇倾尽心血,但有些事力不从心,你也不必死钻牛角尖。就算他真肯做你的义子、助你造反,你手下的那帮老兄弟会理解支持你为了他一个陌生人去黑吃黑,跟‘孟家一窝虎’那群悍匪拼命吗?”

        鲍撼天毅然决然地说:“这件事我意已决,为了复国大业,为了换取金风对我效忠,我愿发倾巢之兵助他荡平恶虎寨!”

        正是:雄心壮志谁没有,成败如何后人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