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随我到忠顺军

第(2/2)页

没有把他归类于商人。

        士绅这个身份,高道乾很满意。士绅这个词按照高道乾的理解,应该是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这个阶层在哪个朝代也都属于精英阶层,这倒正合了高道乾的心思,他不想做官,可也还需要有一个体面有地位的身份,这样他也才好安安稳稳享受他的好生活。

        孟珙和李崇说了一会话,又叮嘱李崇要尽心教授少年们箭术。

        提到箭术,李崇先是向孟珙保证一定倾囊而授,接着又对高道乾的箭术极力推崇,还说和他自己相比,也不遑多让,这让孟珙和王坚很是吃惊。

        李崇知道孟珙和高道乾有事情要说,说了一会话,就告辞走了。

        “道乾兄文彩飞扬,又精于武事,对于兵法颇有见地,实乃少见少年英才,流连于市井实在可惜。当今朝廷战患频频,西夏和金国时刻觊觎我大宋,此时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大好时机,不若随我到忠顺军做事,凭道乾兄的才干,定然能成就一番大事,博取功名只在倏忽之间。”

        孟珙的话,高道乾听得很明白,就是想要劝自己和他去忠顺军。这孟珙在高道乾记忆中不仅是一个文韬武略俱优的干才,甚至日后就是大宋江山的擎天一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孟珙极善现人才,就比如这王坚、高达,就是日后南宋的宰相贾似道都是孟珙推荐的,跟着这样的人,高道乾倒是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事来,博取功名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他不想去过那艰苦的军中日子。况且,整日跟刀枪为伴,高道乾心里可不踏实,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

        想着这些,高道乾忽然心里一动,总感觉有个什么人的名字和这个孟珙还有他很有关系,可又一时想不起来,而且现在他也没时间去想,孟珙的问题他是要回答的。

        高道乾苦笑着叹口气:“将军谬赞了,高某却是读过兵法,甚至对许多古往今来战事也都专研一二,只不过熟读兵法并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将军,就比如那赵括,高某自知,某也就纸上谈兵的人物,当不得大任的。”

        “高先生过谦了。”王坚有些意外,“我家指挥使最会相人,看中高先生定然就不会差的。某观之,先生一部三国演义就倒尽诸般兵法,三十六计更是思谋机变出神入化,堪称当世兵法大家,怎可说当不得大任的话。”

        这个时候,先生的称谓可和后世叫的烂了不同,此时先生的称呼,那是表示对对方极为尊重的,而被称呼的,也是极有学问的人,王坚如此,倒让高道乾对这王坚又增加许多好感。只不过,对于兵法大家这个赞誉,高道乾有些心惊肉跳。

        高道乾忙摆手苦笑:“王将军此言差矣,兵法之道,最主要的还是钱粮、武备和士卒精健训练有素,胜败之道也是兵强则胜、兵弱则败,这总是大道理,是阳谋。以弱胜强,以寡胜众,要诸多事情齐聚,那是少之又少的事情。至于计谋,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可堪一用,这是阴谋,是小道。那三十六计,乃是高某吸引人眼球的噱头,当不得真。”

        阳谋和阴谋这一说,孟珙还是头一次听说,仔细思谋一会,点头赞叹:“道乾兄果然大才,这阳谋和阴谋之说,确是至理名言,战阵之上,最关键的还是要钱粮充足、武备精良、士卒精健悍勇,这才是取胜之根本所在。只是兵法也总是要有的,计谋也并非只是小道,已有算算无算,多半胜矣。。。。。。”

        孟珙还要说下去,不想校场里突然响起打斗声和阵阵喝彩,孟珙只好停住口,几人转头望过去,不由大吃一惊。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