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红叶书》(十四)

第(2/2)页

》是不正经的么?我也看过啊,只不过没看完。”

        梁风觉得那可能是顾家家风如此。

        顾琼凑近了些问:“王爷,你只看那些正经书的么?好没意思。”

        “倒也不是,一些豪侠话本我也是看的。”

        “《周史之外》比豪侠话本还要正经些吧。”

        梁风一愣。

        顾琼摆摆头懒散道:“书不看我,我不看书。”

        梁风怔怔地端着水壶,忽然意识到一个被他忽略的问题。

        既然都是不正经的书,为什么二哥允许他看话本,却不让他看那些野史?

        他忙问:“《周史之外》说开国武帝是奸雄,正史里却说武帝是儒雄,这是为什么?”

        “哈?你问我?可别了,书里那些东西比女人还复杂。”顾琼站起来伸懒腰,“王爷,你得去问问别人了。”

        两人跨上马,梁风怀着心事驰至藤花亭,正看见金絮和顾南蕴在亭下说话,顾夫人不知何时来马场了。

        梁风下马,快步走去,顾南蕴朝他一礼,梁风道:“顾夫人,金丞相下次休沐是什么时候?我想约见他一面。”

        金絮抢道:“我知道,是下个月。”

        顾南蕴点头,“是,金大人下月初休沐六日,王爷若有需约见,我便早做安排。”

        “那麻烦顾夫人了。”

        “王爷客气了。”

        梁风做个辞礼,离亭和顾琼去箭场拉弓。射出几箭,未能消减心中烦闷。脱手一箭射歪,他垂下弓,看箭场拂过微凉的秋风。

        顾琼道:“心不在箭上,射出去也白搭。”

        梁风一叹,放下弓,道声抱歉,走出箭场。路过藤花亭时,顾南蕴母女还在亭下,她们肩贴着肩坐在一处,对着一本书册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梁风认出来那书是上次金絮手里的那本《豪侠传》。

        母女两人一起讨论书里的内容,画面真是好极。梁风站在原地,久久看着。

        看了不知多久,金絮抬头注意到他,笑喊了声:“王爷。”

        顾南蕴也看过来,梁风惊觉自己打破了画面的美好,他歉歉地笑,准备离开,刚转身,顾南蕴唤道:“王爷留步。”

        梁风回头,顾夫人向他走两步道:“王爷今日心情不好?”

        他一愣,苦苦地说:“我的心情很明显么?”

        金絮声音脆脆的,“不明显!”

        “王爷独自一人在太南,左右无依靠,金大人走之前便叮嘱我多加照顾于你,你若愿意,有何疑难不如与我说说?”顾南蕴道:“很多事情,说出来也就好了。”

        鼓励般的眼神让他想到母亲。

        可能是因为送走了那十几个小孩?他们将来不知道会怎么样,梁风有点害怕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这事又不能讲。而且好像还不止如此,他心里知道还有点别的原因,既想知道又不想知道。话到嘴边兜兜转转几个圈,最后还是没讲,梁风摇摇头,辞别顾南蕴,一个人出了马场。

        他再次去天机阁,选择信任陌生人。

        黑塔中,天机阁阁主一如上次般高深莫测。

        梁风犹犹豫豫地问:“你上次就是想让我看野史吗?我在无华书肆看了《周史之外》,发现里面的内容跟正史里的不一样,有点疑惑,想不明白。”

        阁主轻笑,“哪里不同?”仿佛料到他会再次找来。

        “野史和正史为什么会区别这么大?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会如此不同我就是分不清我不知道大周开国武帝是好是坏、是奸是儒,每个人和我说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相信”

        梁风的声音在黑塔中来回,阁主隔了片刻才道:“武帝是奸是儒其实并不重要,对于写史书的史官们来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夺得了天下的开国皇帝只能是儒。他不能草菅人命,他必须宽厚,因为宽厚才代表正义的一方,而只有‘正义’才是倾覆前朝的正当理由。”

        梁风心中一震,可是更加疑惑了,“正史的‘正’就是这个意思么?”

        “史书里,部分内容是正义的正,部分内容是正确的正,部分内容是真正的正。每个人对史书都有不同的理解。”

        梁风咽了下喉咙,嘴里很干,“所以每个人学史都需要有夫子教导,保证走在‘正’的路上么?有人说他是好人,因为武帝做了对别人好的事,有人却说他是坏人,也是因为武帝对别人做了坏事。所以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只取决于我的需要?”

        天机阁阁主道:“你已经想明白了。”

        从天机阁出来,梁风再次去无华书肆。

        他这次将练箭都放下了,一连十数日待在无华书肆中,将大小野史杂记囫囵看了一遍。

        原来逢山道人另有一本书详细写了《周史之外》的考据、批注与史料来源,逢山道人一生中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游遍大江南北,收遍民间各处的史话传说,再互相对比,一一指出与正史中不符之处。

        另还有其他许多史儒大家对逢山道人进行修改批注,辩求真假,有的人支持逢山道人;有的人则抨击其诬陷大周史官,另史书变脏。

        梁风越看脑子里越晕乎。

        其实他已经隐隐发现了的,《周史》里某些自相矛盾之处,人物言谈与形象不相符的细节全部一笔带过,所有人物比豪侠话本还要正邪分明。

        冷汗渐渐从他的额际颈间冒出,密密麻麻的字迹像堵墙一般遮住他的前路,头晕眼花,却又大开眼界。

        他渐渐感到无力,想起上次还觉得为什么总把一句话的重点放到最后才讲,是因为把话直接地说话来真的是太难听了,太难听了。

        可惜永远有人戳穿他。

        他原本还想再去天机阁问问越国那边的消息,现在又不想去了,

        书堆里坐了大半个月,梁风这天晚上回府,站在屋里一面书架前,书架只到他胸口高,上面放的全是四书五经。回想以前看的那些豪侠话本,在此刻的他眼中也变得刻板端正了。

        “二哥从来只让我看我应该知道的东西。”他道:“可什么是我应该知道的?”

        李晟正在准备洗漱之物,听见他这话,便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过来。

        “兄友弟恭、忠义仁孝就是我应该知道的,除此之外,一切谋逆、仁慈、宽厚、狡诈都是我不需要知道的。”

        “所以他只让我看这些书。其余的书他一向都不让我看。”

        梁风手指着书架上一本本光辉的圣贤之言,道:“这些书讲仁义,这些书讲忠孝,这些书讲安分守己,将这些书合起来,我读了,这些书就是我了,我就是这些书了,仁义、忠孝、安分守己就是我了,一丝一毫不逾矩就是我了。”

        “他就是想我成为这样的人。”梁风望着李晟说:“那如果不读这些书,我原本是怎样?我会是怎样?我应该是怎样?”

        这些书拼凑出来就是他。把他拆开,也就拆成了这些书。其实《周史之外》只说了一件事,就是告诉他,世上的路不止有一条,而是千万条。

        “他想让我知道,只要敌人是错误的,那么他做的一切就都是正确的。”

        “他没有让我过上他曾经想过的生活,但他让我成为了他想让我成为的样子。”

        梁风求救般地看着李晟,委委屈屈的泪水在眼里越盛越多,老李无言地回看他。

        李晟上前抱住他,轻轻安抚:“王爷,这才是您真正拥有的东西,您应该感到高兴。”

        “可是我不高兴。”

        梁风大睁着眼睛,眼泪自己流出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