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过年就是检查身体

第(2/2)页

处逛,你还说,怎么都下午了,还那么多人,逢集逢到啥时候呢。大家都笑了,因为在老家的集市,都是隔天一个集,县城是每天都一样的热闹。面对这大的世事(去县城收房租,感叹,那些年刚过来,觉得县城如何)江妈妈感叹,说现在好了,不仅县城有家,连省城都有家了。嫂子说,回头,他们孩子读书读好了,爷爷奶奶是不是也给他们在省城买套房。江妈妈说,谁管谁的孩子,谁管谁的下一代。江山注意到,嫂子的脸子立刻掉下来了。

        不查不担心,一查不得了。医生看了片子说爸爸有轻微的脑梗,建议以后要少吃大肉,少喝酒,不能抽烟。这个诊断结果给爸妈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特别是妈妈,江妈妈说,如果你真倒下了,我怎么办,我们那厂子怎么办,这一大家子怎么办。说完,满脸愁云,仿佛天要塌下来了。江爸爸说,哪有那么严重,医生刚才不是说了嘛,现在是轻度的,只要注意饮食休息,不要太劳累,经常过来体检就没事了嘛。江山在一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意思爸爸还是到海城,毕竟那边大医院仪器更先进,再仔细的查一下。江妈妈说,海城大医院得多贵。江爸爸说,这才多大的事,我自己的身体,怎么样,我自己还不知道,压根就没多大的事。

        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了,爸妈的性格脾性,江山怎么会不知道,爸妈的表现自己都能理解。情况肯定没有妈妈想的那么悲观,不管出了啥问题,不管问题大小难易,妈妈她自己习惯性的出现,过分的消极情绪,甚至过分的焦虑和不安都有。虽然大家都习惯了,但是,妈妈这种表现,无形中还是给家里人,增加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也是实际。这几年,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江山已经开始发动全家人,帮助妈妈改变这些了。但是有些习惯,都是几十年形成的,说一下子根除,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老人常说的,有些都是要带到骨灰盒里的东西,注定是改不了的。想到这些,江山心头像闹钟的发条一般,无疑又紧了几分。不同的是,江山并不会表现出来,这也是看的比较透的,和看的比较短的人区别,看的比较透的总是会表演,见识短的总是把什么都表现在脸上,其实本质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情商问题,甚至也不是自控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人能看多远多深的问题。

        有一天,只有妈妈和江山在一起的时候,江妈妈又说了一件事。江妈妈说,山啊,你还记得嘛,去年夏天,有一次电话,说你爸的脚受伤了。江山说,记得啊,当时不是说没事,擦破了点皮。江妈妈说,那是为了害怕你担心,当时还是蛮严重的,你爸的整个脚底板,几乎让铁钉子扎通了,流了好多血,去诊所包扎,医生建议去大医院,你爸为了不耽误活,愣是没去,上午脚受伤的,下去就去干了活。江山说,不会吧,这太冒风险了。江妈妈说,你爸那个臭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坚持的事情,八头黄牛都拉不过来,结果干了一下午的活,包扎五六层的纱布都被血浸透了,你爸爸更是疼的满头大汗。听到这,江山立刻眼前就出现了这种场景,顿时江山的眼圈就红了。江山说,妈,不管是爸,还是你,观念要变,钱是永远赚不完的,到你们这个年龄身体一定是第一位的,再说了,现在家庭条件也好了,也不需要你们这么拼命了。江妈妈说,做老人的,不都是想,能给孩子多赚点,就多赚点嘛。江山说,那这样,这几天你劝劝爸,不行,就到海城再做一个复查,毕竟海城的医疗设施还是比较好的,不然我还是不放心。江妈妈说,我只能尽量劝,你爸爸不想去,我再劝用处也不大。江山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生活中的事情,看似道理说的通,但就是做不了任何一个人的主。

        最终江爸爸还是没有去海城复查,不过这件事还不全是坏事。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爸爸在喝酒、吃肉方面,确实注意了不少。只是每次爸爸说头疼头晕,大家都过度的解读,是不是脑梗严重了,那两年基本上每半年就拍一次片子。两年后,在合肥一个大医院,再给江爸爸做脑部扫描,医生竟说啥事没有。江爸爸说了之前的几次拍片子经历,医生说可能他们平时ct看不清楚,人年纪大了,脑部有些坑坑洼洼很正常,轻度脑梗绝对没有的事。一家人长舒了口气,核磁共振虽然一千多,贵了点,但是贵有贵的道理。关键是检查发现没事,这下大家都放心了。

        就是曾经说家里要出人才的那个,他建议在合肥买房子,这次妈妈没有反对,买就买趋势,买就买方向,不能全付款,就得给孩子压力这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