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军训

第(1/2)页

九中,一个传统又守旧的学校。

        三年她的小初中都不用在公告栏张贴a4纸公布分班信息的方法。

        大夏天的,这么多人围着几块板找名字不挤吗?

        旁边人身上冒出的热气都飘她身上啦!

        “怎么这么难找。”须抱夏一连找了好几个班都没她名字,“我不会找到最后一张纸吧。”

        “不会。”周易一连帮她找名字一边说,“照你的分数应该在中间。”

        九中进校历来按成绩分班。

        今年高一总共20个班,一二三班都是尖子班,但一班一向默认最好,等文理分科后地位更显。所以入校前十名会直接放进一班,接下来的四五六七□□是重点班,层次差不多,高分段的不会多放任何一班。

        第一学期末会按成绩和学生选择的文理方向再次分班,那时再各凭本事。

        毕竟成绩的事谁都说不准,重点班冲进一班的历年来大有人在,尖子班下来成绩平平到毕业的也不少。

        “找到了。”须抱夏指着印着九班黑体加粗字体的纸飞飞高兴得手舞足蹈,“俞青青也在九班诶,真是太好了!”

        “这么开心?”周易叹了口气道,“我跟着你来九中到底是为什么。”

        是呀,周易是跟着她来九中的。

        他印在一班第一列第一行的名字超显眼的,他是凤头啊,可她却是鸡尾。

        不过没关系,就算是鸡尾,她也是力争上游的鸡尾,“我会努力的,等分班的时候我们就又能当同学了。”

        看她志在必得的样儿他心里很复杂,他认识的夏夏总是信心满满,过分盲目,就是不知道是认不清自己还是看不见事实。

        “嗯,那就等半年吧。”

        须抱夏看着他,突然想到什么,“周易,以后我们不一个班,作业是不是也不一样?”

        “嗯。”他点头,不同老师选的学习资料会有出入,作业更不可能布置得一模一样,“但知识都一样,所以没什么不同,举一反三而已。”

        这话须抱夏就不爱听了,“你就说还管不管我作业?”

        什么举一反三,在须抱夏眼里一个题目一个坑,题题独立,只能挨个埋。

        他当然会管,可他总觉得须抱夏这话不对,“你想我怎么管?”

        这一反问,把她问懵了。

        她当然是想他全部包干了,不然还能怎么样。

        “就像以前那样啊。”

        呵,果然是盲目自信的人,“你作业不写是准备半年后跟我头尾相连?”

        “!!!”

        这话她听懂了,他这是说她又笨又懒呐,“周易,你知道当面骂人会被打吗?”

        须抱夏长得仙,性子却虎,小时候没少揍其他小朋友,唯独没揍过周易。

        大概是他性子不招人打,以至于现在手扬起来居然落不下去。

        她下手一向重,确实有点不忍心,“哼。”

        “夏夏。”

        须抱夏刚把手放下就听见有人叫她,回头看见来人高兴的直挥手,“青青妹,你来的好晚!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都在九班耶。”

        “真的呀,那太好了!”两女孩子拉着手开心得不行,“我们又可以坐同桌了。”

        一整个暑假没见,两人有说不完的话,手牵手嘻嘻哈哈地往教学楼走,周易默默跟在她们后面,随后进了自己班级。

        开学第一天,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一切都新鲜得不行。

        须抱夏跟俞青青选了倒数第二排靠门那列坐下,安静听着新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我姓曹,叫曹利成,是我们九班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你们可以叫我老曹,我啊,很喜欢跟你们这些小年轻交朋友。”

        这位乐呵呵的曹老师看起来五十来岁了,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和和气气,实在不像是教物理的,更像嗯,政治老师。

        “高一要军训,大家都知道吧。”老曹拿起保温杯打开喝了一口,“明天上午八点在教学楼下集合,今天你们回去就把需要的生活用品收拾好,我们要在山上待七天,别落下什么东西,山上可没有超级大卖场也没有小型便利店。”

        “手机现金就别带了,钱丢了多可惜,也没处花。

        “军训时也不许使用手机,父母也都知道你们在山上,真要有什么事我这个班主任的手机给你们用,还有啊,去了上面就是教官说了算,你们听话些,要是被打了我也帮不上忙。”

        “”

        啰啰嗦嗦又讲了好多注意事项。

        “哦,对了。”他补了一句,“重大疾病不能军训的需要医院证明,不然都得去。”

        初中躲过的军训在高中还是来了,居然还要去山上一个什么军训基地训!

        关键是那山也是很传奇啊。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那山里有户人家世世代代卖烙饼。

        是那种大铁锅烙出来的大饼,所以叫做铁锅大烙饼。

        某天,一位贵妇人路过此地闻到香味觉得嘴馋,便让丫鬟买了张回来。

        一口下去,不由感叹此饼只应天上有,又给此山取名锅烙山。

        许多年后,一神医游历于此。

        发现这饼如此美味全因里面加了一味只生长在此山中的草药。

        吃过饼的人都疯了,没吃饼的人便修了一座房子把疯癫的人关在了里面。

        后来打仗了,这楼便被坏人拿来关好人,还折磨好人。

        再后来,好人得救了,这楼这山也出了名。

        想不到她第一次去竟不是旅游。

        吃完晚饭,她跟陈女士提了明天军训的事,“妈妈,爸爸有没有当医生的朋友?”

        “你问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