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先发制人

第(1/2)页

“尚公子,马上就要到武遂了。”盖聂掀开车帘,出言提醒。

正在观看《治国策》的嬴政微微一顿,并未太过在意,仅仅只是抬了抬眼帘,“若有人盘问,就将寡人的身份告知他们,再由他们转告武遂的主将。”

不同于原著,由于秦国使臣并未身亡,李斯也就没有出使秦国。

这也导致一件事,他们想要穿过秦军驻守的武遂,就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身份和理由,这也是嬴政主动告知身份的原因。

苏玄想了想,并未开口。

如今的嬴政,尚还稚嫩,让他多感受一下人心的险恶,权利之争的无情,并不是什么坏事。

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代价。

就像登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艰难险阻。

这也是一个帝王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没过多久,他们便遇到了前来盘问的秦军斥候,在得知嬴政的身份后,主动叩拜,恭敬的带着他们向武遂营地行去。

营地之内,数十行秦军士卒鳞次栉比的排列在一起,俱都身披黑甲,手持长戟,随着一声声呐喊,他们手中长戟齐齐挥动,气势森严,给人一种锐不可挡的感觉。

“平定千军,重甲一方,平阳重甲军果然是我大秦精锐,肃杀之气俨然可见。”看见训练有素的秦军士卒,嬴政目露赞赏,虽是在阐述事实,却也不难从他的语气中听出发自内心的自豪。

“素闻王齮将军治军之严,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见精锐的秦军士卒,苏玄同样心有感慨。

盖聂目光扫视四周,沉声道,“王齮将军率领的平阳重甲军历经秦国三代君王,久战沙场,攻长平,夺武安,克皮牢,占上党,战功煊赫。

“攻占上党后,王齮将军与平阳重甲军常年驻守太原一带,而今忽至秦韩两国边界镇守武遂,此事必有隐情,还需小心。”

盖聂虽然说的比较隐晦,但嬴政还是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他眸光微微一沉,目光看向苏玄,询问道,“先生认为呢?”

苏玄微微沉吟,旋即道,“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腥风血雨,如今大王即将亲政,有人乐见其成,而自然也有人不愿意见到这一幕。”

“大王想要平定六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铲除内患,收拢权势。”

嬴政深以为然,自他十三岁继位以来,朝中军政大权,皆由吕不韦和赵姬把持,已经足足有十余年,哪怕他加冠亲政在即,吕不韦也没有半分退还权利的迹象。

那本就是属于他的权利!

按照《礼记》男子年满二十行冠礼,早在两年前,他就该加冠亲政,却被他们硬生生推迟两年!

他已经一刻都等不了,他不想像他的曾祖父秦庄襄王一样,做四十一年的傀儡,直到六十岁高龄,这才在范睢的帮助下扳倒楚系三贵势力,重新掌权。

为此,他不惜孤身犯险,前往韩国,为的就是找一个像范睢一样的帮手,帮他铲除这些虫豸,帮他夺回权利。

他将目光看向苏玄,所幸,让他遇到了先生。在他看来,先生之能,已然十倍,百倍于范睢!

苏玄则是继续分析,“至于王齮将军突然变换驻守之地,此事或许并非巧合。”

“能让一名上将军更改驻守之地,除了王上,不知还有何人可以做到?”

嬴政面色一沉,心中已有答案。

“王齮是功勋卓著的老将,大秦待其不薄,他为何要背叛寡人?”或许是因为愤怒,嬴政右手指节紧握在一起,因为过于用力,甚至有隐隐发白的迹象。

“或许是因为武安君的缘故。”苏玄点到即止,并不在这个话题上深聊。

有些话不用说的那么透彻,同样可以知晓其中的意思。

嬴政自然知晓白起的事迹,对于他的遭遇,嬴政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