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第(1/2)页

现在的局势,  赵明柱给出的判断是,明朗的,从举办高考就能看出来。

        他现在有些明白之前去市里做汇报不成功的原因了。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推荐矿里的人参加高考。

        以前是“家庭出身,政治表现,  工作级别……”等几个方面,  其中占大头的是政治条件,一切“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有问题的人绝对不可能被推荐。

        赵明柱在报纸上写了四个大字——择优录取。

        既然高考要择优录取,  那他们矿务局推荐的标准也要往这方面靠一靠,  不能简单按照原先的来了。

        他收起笔,  叫苏坚进来。

        “你按照《招生工作意见》,  拟一份矿务局推荐方案,明天下午给我。”

        苏坚一听时间,  有点赶,  但还是一口应下来了,  “好的,  局长,我明天下午把方案给你。”

        赵明柱点了下头,又说,  “这个方案,必须区别于以前的推荐标准,重点突出四个字——择优录取,  至于什么是优,  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苏坚一愣,  但马上回过神来了,  “是的,局长。”

        回到办公室后,他在稿子上写了个连笔的“优”字。局长的意思很明白,  要紧跟大形势,但矿务局这么多人,“优”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把《意见》反反复复看了三遍,琢磨出一点东西来了。

        那就是文化知识。

        他上大学那会儿,班里同学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基础好,有的底子差,这就是推荐制度的弊端。

        既然局长说了,要突出“择优录取”四个字,苏坚决定直接实施名次制度,只有通过文化知识考核的人才能拿到推荐名额,当然了,如果政治条件考察不合格,那也是不行的。

        他的思路是:先文化知识考核,后政治条件考察,两者都通过才能拿到资格。

        三天之后,矿务局就贴了通知——《关于五四矿务局推荐参加大学招生名额的实施细则》,里面列了文化知识考核的标准和政治条件考察的要求。

        一些家庭背景一般的人看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不已,以前他们卡在政治条件上,现在好了,放宽要求,他们只要通过文化课程考试就可以了。

        而那些想凭家庭背景获得推荐资格的人失去了先天优势。

        加上《细则》里说——矿务局拟定拿出15个名额,最后推荐名额以考试成绩为准。这意思是说只有文化课程考试前十五名的人才能获得推荐资格。

        十五个名额,说实话并不少,要知道有些单位只有三四个名额。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矿务局的标准是真高。

        因此很多人对于这个推荐标准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政治条件优秀的同志,心里产生了不满。

        不过经过两三天之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投入到了复习中去。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看条件这么苛刻,直接选择了放弃。

        老宋家,宋勇和张玲两人明确表示了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