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傅奕到来

第(1/2)页

杨正让孙国安拿过来张椅子,让傅奕坐下之后,二人开始聊了起来。

        “此次派人前去请傅大人,也是以为佛教在草原,有抬头的趋势啊。这里有些人刚工作赚了些钱,或者刚开垦几亩土地,然后就被那群和尚给骗去了。不仅如此,甚至还直接问我要土地和银钱,来供他们花销,真是荒天下之大缪。”杨正接着便说起了草原上那群和尚的情况,还把收集到的资料递给了傅奕浏览。

        傅奕一边听着皇帝的话,一边浏览着资料。

        皇帝的话说完了,资料也浏览完了。

        佛教对于中原来说,一直是个大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家文帝、明帝对佛教都是赏赐不断,怎么到你这,反而翻脸了呢?

        杨正好像看出傅奕心中所想的,直接说道:“我也不想如此啊,不过文帝如此信奉佛教,可是太子杨勇却不成器,让他心痛不已。我爷爷明帝对佛教也是赏赐不断,不过不还是身死国灭了吗?”

        听到这,傅奕也有一些理解了。毕竟两代帝王花了那么多的钱财赏赐佛教,却什么都没得到,反而亡国了。这个换成别人,也不会相信的。

        “所以陛下是打算禁止佛教传播?”傅奕抬头问道。

        杨正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佛教嘛,虽然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有些百姓需要,毕竟人的精神有时候也需要寄托。不过必须得到限制,要在朝廷的律法下,不能无故的欺压百姓,蓄养私兵。”

        傅奕笑了笑,看来,佛教真的惹怒了这位皇帝了。

        “那陛下有什么想法吗?”

        杨正把前段时间对于佛教讨论的几条决策拿了出来,递给了傅奕,然后端起茶杯,让傅奕先行观看。

        拿到意见之后,傅奕直接看了起来。

        看到成立宗教管理局,感觉没什么,中原历来都有专门管理佛家的机构,也没起到什么大的作用。

        不过看到发放度牒,而且必须经过考试,通过才能剃度的时候,傅奕心中不由的叫好。只要限制了佛教教徒的数量,佛教就发展不起来了。毕竟能够默写基本佛经的人,也算是读书人了,谁会去当和尚啊。即便有,也是很少的,对于国家来说,可以接受。

        至于对佛教收税,无疑是抽取了佛教的经济钱财,没有钱了,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和尚了。

        其他的几条,无一不是针对佛教的命脉。

        意见不长,很快傅奕便看完了,不由的心中思考了起来。

        在路上的时候,就看到了报纸,宣传佛教起源以及佛教发源地的等级制度,无疑让佛教徒少了一大块。

        至于皇家银行对百姓贷款,更是抽取了佛家的血脉,断了其最大的经济来源,毕竟寺庙可是高利贷的大头啊。

        不过这些条文,恐怕也只能在草原实施了,毕竟这里改革阻力比较小,寺庙都没有几家,而且还没有来得及和权贵勾结,以前突厥人也不怎么信奉,所以实力弱小。

        在中原的话,这些必然推行不下去,心里也不由得想到,自己也许来对了。

        “陛下,这些条文都很符合实际,如果真能够实行的话,必然可以限制宗教。不过有些条文是否太过了?”傅奕说道。

        “哪些条文?”杨正疑惑的问道。

        “比如这条,对于寺庙房产,征收税赋,他们给的起吗?”

        “你啊,太小看寺庙的财富了。那里可是最富裕的。再说了,如果给不起的话,建设那么大的寺庙干什么啊。毕竟他们拜的是佛,又不是佛像,佛寺。”

        傅奕想了想有些理解了,不过又提出条:“陛下,如果佛教不接受怎么办?或者在寺庙弄虚作假?那些住持,可不是简单的人物。”

        杨正想了想,也是。

        毕竟这个时候能够担任住持的,也都是有能力的人。

        “那这样吧,再加一条。各寺庙住持需要进行考试,由宗教管理局任命。同样的,道观也同样需要,虽然现在这里还没有道观,但是要一视同仁。”

        傅奕笑着说道:“陛下英明。”

        草原虽然没有道观,但是宗教管理局制定的条文都是针对佛道两教的,谁也不能说不公平,不是嘛。

        两人接着又讨论了一些如何征收税赋,如何调查,查处等事情,杨正便直接说道:“傅奕爱卿,现在就任命你为宗教管理局的局长,处理大隋境内所有宗教事务。韩安,等会亲自带傅大人去内阁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