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安市城 2

第(1/2)页

  高句丽军队猝不及防,被中原军队从三路袭击,士气低落,很快便有士兵溃散了。

  高延寿见势不妙,赶忙指挥士兵往旁边的山上冲去,到了山上之后,赶紧安排士兵修筑工事,准备坚守。

  六万人进攻十五万大军,人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想要一口吃掉高句丽援军,还是很难的。

  所以,高延寿也顺利的带着三万人,逃亡到了山上,在那里坚守。

  杀退其他军阵后,周建武亲自指挥,把高延寿驻守的小山给围了起来,并且断了粮道水道。

  高延寿知道,现在高句丽已经没有什么援军了,他在山上只能自己想办法突围。安市城内守军不多,所以也不可能出城相救。

  见到中原军队把粮道水道断绝之后,高延寿又坚持了两天,士卒饥渴难耐,高延寿只得召集众将议事。

  既然打不过中原军队,现在后勤又断了,只能投降了。

  有将军提议道。

  投降这种事情,大家一起的话,必然会因为面子不好意思。

  不过既然有人提议出来了,自己又不想死,于是便纷纷赞成。

  高延寿便带领着军队,投降。

  刚到中原军队军营门口,高延寿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一直膝行到了皇帝面前,跪在了皇帝脚下,不停的磕头请罪。

  “怎么样,现在还敢和朕交战吗?”周建武盯着脚下的高延寿说道。

  高延寿跪地不敢言。

  高句丽十五万援军被斩首两万余人,俘虏六万,包括高延寿从山上带下来的三万人。其他的还有七万人,有两万趁着双方交战,逃进了安市城,其他的则是向辽中地区的乌骨城等地逃去。

  中原军队追杀一番,便撤了回来。

  既然抓获了这么多的俘虏,那么就要慢慢的往中原押运了。

  于是皇帝周建武便让长孙无忌负责带领押运俘虏和迁移百姓到河东,自己则是把驻守的山,改为驻跸山,以彰显自己的武功。

  消灭了援军之后,现在也有时间慢慢的收拾安市城了。

  于是周建武再次召集众将议事。

  “启禀陛下,小臣带领的援军是辽中各城池抽调的援军了,而且还有很多是平壤城的士兵。现在这些精锐都折损在这里了,而且安市城市在山上的山城,城内粮草水源都不缺,很难打。微臣建议陛下可以先攻打乌骨城,那里是高句丽的粮草军械储备地方,然后利用那里的粮草,直接进攻平壤,必可取胜。”

  别的将军还没有发言,新投降的高延寿便赶紧的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作为降将,必须要展现自己的价值嘛。

  再次听到这个建议,很多将军都有些意动,毕竟张亮的水师在卑沙城,鸭绿江口还有两万士兵,主力过去,然后双方配合的话,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长孙无忌见到皇帝也有些意动,赶忙制止,说道:“陛下,天子亲征,决不可冒险啊。”

  李勣作为主帅,也立刻赞同的说道:“陛下,突袭平壤太过于危险。现在各军的战果都已经很大了,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皇帝思索再三,还是压住了心中的冲动,决定还是先进攻安市城。

  因为他也明白下面文武的意思。作为皇帝来说,现在的战果已经足够英明神武的了,冒险不是不行,而是太不划算了。

  万一进攻失败,前面的战果很可能会化为乌有的。

  再者说了,此次虽然消灭了高句丽十几万军队,斩首就有两万,俘虏超过六万,但是自身损失也有数千人,战死也有两千。

  现在的战果这么好,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更胜以前,更是没必要冒险。

  加上高句丽的具装骑兵,重步兵,确实有一定的战斗力。还有一些火炮火枪部队,暂时没有查到下落,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平壤城之中。

  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