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今晚的太阳挺圆啊

第(1/2)页

“啧啧啧。”
  嬴政听完,觉得此事颇为稀罕。
  “这玩意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即便是第一种含义,但也没个现场证人,那赵光义就能以此为借口正大光明的当皇帝,文武百官也谁都不能说什么。”
  “不过朕还是觉得这事儿太巧了,见完面当晚就突发急症,又是在二人争执之后,很难不让人想象这就是赵光义下的手啊!”
  ......
  宋朝。
  赵匡胤冷着脸,寻思着光幕所讲的“斧声烛影。”
  “我都拿斧子了,肯定是要是教训一下光义。”
  “难不成我是想给他耍一套天罡三十六斧?”
  “我吃饱了撑的?”
  “况且我也不会啊!”
  “再者说了,他那个推辞的动作也完全可以理解成告饶,没准儿是真做了什么忤逆之事被朕发现了。”
  “诶?”
  赵匡胤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的喃喃自语道。
  “朕不会是被这小子气死的吧!”
  想到这点,赵匡胤无奈的叹了口气。
  “没想到朕的死还成了疑案了。”
  “看来,这立储之事还是得提上章程。”
  .........
  大明。
  朱元璋呵呵一笑,对朱标问道。
  “标儿,你觉得赵匡胤究竟是不是赵光义所杀?”
  朱标想了想说道。
  “可能性很大。”
  “虽然民间有“金匮之盟”的说法,说杜太后临终前召赵普进宫记录遗言,劝说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之后再让赵光义传给赵廷美,而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昭,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像后周幼主一样无力掌权,使得国家动荡。”
  “但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首先来说,“金匮之盟”并无史料记载,也未曾见到杜太后的遗言,只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所以不能将其作为依据。”
  “再者,杜太后为什么会担心幼主无力掌权?那时赵匡胤可正值壮年,身无疾病,难不成杜太后能够预见未来,知道赵匡胤会早死不成?”
  “另外,赵光义也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可以说北宋一脉都是赵光义的后代,与杜太后的旨意相悖。”
  “还有最后一点,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死的都很蹊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赵光义下的手,目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坐稳这个皇位。”
  “基于以上几点,儿臣觉得,这“金匮之盟”应该是子虚乌有,而赵匡胤也很大可能是被赵光义毒杀的。”
  听完朱标的分析,朱元璋欣慰的笑道。
  “不错,所言句句明理。”
  “虽然史书记载赵匡胤一直把赵光义当做储君培养,但这也难免是赵光义欲盖弥彰,掩盖自己的罪行。”
  “当然了,如果真是像“金匮之盟”所说的那样,赵匡胤听从了杜太后的意见,那他这个宋太祖可是太糊涂了。”
  朱元璋哼笑了一声说道。
  “所以说,女人好好的在后宫待着就行了,别老妄议朝政,一个独孤伽罗,一个杜太后,都没起什么好作用。”
  这句话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