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李白很生气

第(1/2)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随着乐曲终了。
  白居易已然是泪流满面。
  那时候白居易还是左赞善大夫。
  平常陪太子读读书,给太子宣讲一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算是个闲职。
  但之后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这件事改变了白居易的命运  。
  唐宪宗元和十年。
  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一伙贼人刺客,当街截杀!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刺客是谁派来的。
  武元衡的一贯主张是,坚决反对藩镇割据,自然而然便成了那些节度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在节度使中,最阴险,最狂妄的当属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只是......即便人人都明白此事大概率就是李师道所为。
  但因当时朝堂的政治环境,没有一个人敢对此谏言声讨。
  只有白居易心中不忿,凭着一腔热血,激愤上书,要求朝廷立刻纠察凶手。
  但唐宪宗却是打算以大局为重,思来想去,最终却是没有深追这件事。
  不但如此,为了平息节度使的愤怒。
  他还给贬谪了白居易,并且给他定了一个龌龊的罪名。
  说什么白居易的母亲因赏花时,不慎掉入深井中死亡。
  但白居易却写了《赏花》和《新井》两首诗。
  这让他们找到了由头,斥责白居易不端不孝。
  天地良心啊!
  白居易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他老娘还活的好好的!
  当然,朝廷有意惩治白居易,自然不会理会他的解释,随即将其贬为江州司马。
  来到江州之后,白居易也是日夜叹惋。
  感叹自己看不懂朝堂那些波云诡谲之事。
  到了第二年,白居易在江边送别看望自己的老友时,碰到了一位琵琶女。
  听着琵琶女的演奏,并在交谈中了解了她可怜的身世。
  这让白居易忍不住想到自己仕坎坷的仕途。
  随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琵琶行》
  此刻,白居易在听完这首歌后,心中的委屈更甚。
  忍不住蹲在江边大哭起来。
  一旁的百姓见状纷纷交头接耳。
  “司马大人这是怎么了?”
  “可能是想琵琶女了吧?”
  “诶,不能吧,人家可是嫁人了,有夫之妇啊!难不成司马大人有孟德之风?”
  “那不得不说司马大人是个好官,若换了别的官员,直接抢来便是,一个商人又怎么跟官斗!”
  “不,我觉得大人不抢琵琶女另有原因!”
  “什么原因?”
  “他怕卖炭翁吃醋。”
  “...............”
  ...........
  大唐。
  李白听完这首《琵琶行》,忍不住撇了撇嘴道。
  “诗是好诗,就是有点儿矫情。”
  “不过是贬官而已,至于如此伤春悲秋吗?”
  “跟你白哥我好好学一学!”
  “你好歹是在江州,我可是被贬到夜郎那破地方了,我说什么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