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下月二十号

第(2/2)页

六子来做了。  遇上了自己的事,刘洪昌当然要给六子锻炼的机会。
    经过刘洪昌这段时间的调教。
    六子现在的手艺其实也并不差,已经算是达到了中级的级别。
    能当得起一个真正的厨子的称呼,水平和家庭妇女拉开了差距。
    各方面都安排好了之后,周末的定亲宴其实吃的挺顺利的。
    其乐融融,宾主尽欢,只要刘洪昌自己不搞事,这种事情其实是不会出岔子的。
    两家虽然称不上什么世交,但是本来算是邻居的原因。
    王翠兰和杨家父母也熟悉,没什么陌生亲家的生疏。
    “亲家,那这个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王翠兰对着杨家父母说道。
    饭吃的还是有效果的,都喝了一些之后,亲家都叫上了,关系就订下来了。
    “定了,你们去看时间吧,看好了时间,就让他们办婚礼,结婚。”杨爸回道。
    “我找人看过了,下个月就有好日子。”王翠兰当然是有备而来,早就找人看好了,接下来三个月内,所有适合结婚的日子。
    “下个月…下个月也行。”
    虽然答应的没那么痛快,可能觉得时间有些仓促,但杨父还是应了下来。
    杨麦香虽然二十二,但是在姑娘十八就可以结婚的年代,其实也算是大姑娘。
    姑娘的青春不好耽误,所以其实杨家父母也急。
    下个月二十结婚,这个月才刚过半十五,也就代表着刘洪昌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其实还是挺充足的。
    虽然刘洪昌是二婚,但杨麦香是头婚,没什么二婚不张扬的想法,还是当成了第一次结婚操办。
    尤其对于王翠兰来说,更是要大办。
    刘洪昌第一次结婚的时候,老刘家完全没有参与感。
    除了刘运昌去送钱打脸了一波之外,包括王翠兰本人在内的所有老刘家的亲朋好友,就没一个人参加。
    所以这也算是,王翠兰第一次操办刘洪昌的婚礼。
    其实有挺多的事情,刘洪昌都已经做在了前面。
    刚做了家具,刚买了电视机,物质方面,其实已经不差什么。
    最多就是刘洪昌这一个月再赚一些钱之后,再添置几样电器。
    洗衣机,录音机,其实都还是挺有必要的东西。
    然后就是通知一下亲朋故友。
    有一些亲朋在城里那还好说,有一些亲朋在农村通知起来就没那么方便。
    村里没通电话,或者是不知道电话的情况下,只能写信通知。….

    这年代的城里和农村,虽然都是在一个市里,隔绝的其实还是挺严重。
    就算是已经改开,但是因为交通等等各种问题。
    村里的人,好久不上一次城里。
    城里人好久都不去一次农村,才是正常事。
    这个期限,其实可以拉长到十年八年。
    这一次王翠兰,是决定把该通知的亲朋,都给通知到的。
    刚好刘洪昌和何文慧结婚的时候,没有通知刘家方面的任何人。
    也就不会有刘洪昌短时间结婚两次,麻烦亲朋两次,不好意思的烦恼。
    然后刘洪昌结婚地点的话,当然是在老刘家。
    作为一个老刘家人,婚礼不办在老刘家,其实就很没有道理。
    以后要搬出去住的事情可以另说,但是刚结婚这段时间,还是要在家里住一段的。
    然后婚宴举办的地点,其实就只能是在家里。
    二食堂十几号人,都算是婚礼的宾客。
    当然不好让这些人,还去帮忙忙活宴席,当厨子和服务员。
    把事情定下来之后,刘洪昌也通知了自己单位的同事,发了请柬,请同事们参加自己的婚礼。
    “哥,最近我听他们都在背后议论你呢?”六子偷偷摸摸的对刘洪昌说道。
    在食堂这么偷偷摸摸,六子当然躲的就是二食堂这些同事。
    “他们议论我什么了?”
    刘洪昌原本在二食堂没什么好风评,但是这段时间,自己挺安分的,不知道这些人又议论什么。
    “他们说你又结一次婚,他们又要给你出一回份子了。这些人可都真小气,哥你结婚这么大的喜事,他们随个份子怎么了?”
    六子这个人,还是挺分亲疏远近的,跟刘洪昌是亦师亦友的自己人,跟其他人也就是单纯的同事。
    关系隔的不止一层,这样说话屁股明显是歪的。
    “也对,我去找老姚,让老姚通知一下,组织一下。咱们食堂的人,就不要为我出份子钱了,主要人过来,捧个人场就行。”
    六子毕竟还没成家,没有真正的感觉到养家压力,所以对钱看的不重。
    但是食堂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养家的压力都不小,就是工资的要高一点厨子苏猴,都需要下班了去接私活赚钱才能好好养家。
    工资更低的服务人员,养家的压力当然更大。
    刘洪昌第一次结婚,按着规矩随份子,这些人都没意见。
    但是还没有一年,刘洪昌就又要结婚,这些人议论一下,也是能理解的事。
    食堂同事的份子钱,其实也不能算小,地位高的(主任姚国发)关系好的(徒弟六子)工资高的(厨子秦师傅苏猴)十块,其他人五块。
    对这些人,其实已经不算是小气。
    也就是二食堂的同事少,才可以定下这个档次的人情往来。
    如果同事多一点,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有这样的几次人情。
    这几年虽然物资丰富了一些,居民的生活品质比之前有一些提高。
    但只是因为物资丰富了之后,物资好买,白面大米的细粮,比之前的时候容易买。
    大部分时候买的时候,都可以比较平价。
    各方面不太限制,大部分的普通物资,想买就能买到。
    但是大家的工资,其实并没有增长,和之前困难的年代比起来,各级别的工资都是没有区别的。
    就算增加,也是等级的提升,和时代是没什么关系。
    生活的品质提高,带来的就是大家的生活成本增加。
    以前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现在有钱就可以消费出去。
    想要生活好一点,品质高一点的话,生活压力其实是比之前还要大的。
    (本章完)
.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