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上京大学数院的落幕

第(2/2)页

行之外,其余人骂,高低得跟他们吵几句。

  临近期末,加上渝高院师生本就不多,渝高院显得格外的冷清。

  萧萧落叶,皑皑白雪,一切寓意着春节又要到来了。

  钱院士与刘教授二人的做事速度比周易预想的都要快,

  钱院士与水木大学邱校长说明情况之后,就告诉了周易,第二年新学期开学,就会直接带着团队,学生集体加入渝高院。

  而刘教授也是如此,刘冰教授麾下的学生听说直接转入渝高院,

  高兴得直接跳了起来。

  渝高院的牌子,在业内,可谓是顶级之中的顶级。

  只要能顺利毕业,车、房、票子都不会缺。

  要是博士跟着出一些成果,全国高校,大可去得。

  甚至国外的名校,只要有推荐信,也都能去。

  此刻的周易看着钱院士与刘冰教授的邮件,叹了一口气,想着距离过年还有二十来天,

  让他们提前来渝高院讨论一下工作也不无不可。

  年前20天的时间,不仅能够确定他们的研究进度、分配好工作,

  还能熟悉渝高院这边的大致情况。

  至于过节?

  给一周回去过节就行了,科研人员哪里有节假日。

  现在确定性网络与算力感知网络已经步入正轨,

  周易亲自带队,所有的理论难题,复杂的数学模型都被周易轻易给化解,

  距离彻底完成也许还需要两三个月,所以可以提前布局6G其余方面了。

  随着智能驾驶、云虚拟现实(Cloud  VR,cloud  virtual  reality)、智能制造等新应用业务的发展,

  计算任务的卸载和分发通常要求极低的时延,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做出及时的动作响应。

  例如,在使用Cloud  VR业务应用时,GPU渲染计算需要在云端处理,

  如果时延过大,就会给用户带来眩晕感觉,严重影响Cloud  VR的体验质量。

  所以这就要求算力网络支持网络传输确定性,以保证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传输。

  其中,通过确定性网络技术实现算力节点之间、终端设备与算力节点之间的“准时、准确、快速”的数据传输,

  进而控制并降低端到端时延,为时间敏感网络(TSN,time-sensitivenetworking)业务提供确定性的网络传输保障。

  所以6G是一个整体的技术,虽然分成了多个技术难题,

  但是只实现其中的一些技术,还是不利于推广。

  这也是周易不敢全国推广无人车的原因。

  要是哪里出现了一点延迟,可就出大事了。

  在无人制造业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可以初步实现,但是为了更高效、更安全、更大规模的普及,

  也肯定是要专研确定性网络与算力感知网络。

  刘冰接到周易的电话,第一时间就带着团队来到了渝高院。

  这不去快点,何时才能出成果,不出成果怎么拿奖,不拿奖怎么评选院士?

  渝高院很大,两万亩的校园,很多教师公寓,刘冰教授的团队的各种后勤问题都被后勤工作人员安排好了。

  此刻周易与刘冰正在办公室详谈。

  刘教授此刻十分殷勤的说道:

  “周教授,太赫兹通信技术主要的难题我觉得在硬件。”

  周易说道:

  “刘教授你继续说。”

  刘冰教授说道:

  “第一个就是收发架构设计方面,目前太赫兹通信系统有三类典型的收发架构,

  包括基于全固态混频调制的太赫兹系统、基于直接调制的太赫兹系统和基于光电结合的太赫兹系统,

  小型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太赫兹收发架构。”

  周易点了点头,示意刘冰继续说,因为周易之前的一些想法也跟刘冰类似,

  综合多人的看法,得出最优解肯定是最好的。

  刘冰教授继续说道:

  “第二个方面就是射频器件方面,

  周教授您肯定也清楚,太赫兹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射频器件包括太赫兹变频电路、太赫兹混频器、太赫兹倍频器和太赫兹放大器等。

  当前我所知道的太赫兹器件的工作频点和输出功率仍然难以满足低功耗、高效率、长寿命等商用需求,

  需要探索基于锗化硅、磷化铟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射频器件。”

  周易听到这里,就知道这货是有东西的。

  周易之前也研究过世界上的射频器件,确实如刘冰所说。

  看来访学过的长江学者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周易说道:

  “确实如此,需要改进,而且对于半导体十分熟悉才行。

  刘教授你继续说。”

  刘冰看到周易认可自己的工作,十分高兴,继续说道:

  “在基带信号处理方面,太赫兹通信系统需要实时处理Tbps量级的传输速率,突破低复杂度、低功耗的先进高速基带信号处理技术是太赫兹商用的前提。

  这需要周教授做理论方向的工作。”

  周易说道:

  “这部分没问题,你放心,我忙完我们的项目,就会马不停蹄的来做这边。”

  刘冰此刻双眼火热,全国都知道周教授不做无把握的事情,

  现在看来稳了。

  刘冰继续说道:

  “太赫兹天线方面,目前高增益天线主要采用大尺寸的反射面天线,

  需要突破小型化和阵列化的太赫兹超大规模天线技术。”

  又是一个硬件方面的要求,与纯理论的联系有,但是不是很大。

  而刘冰教授继续说道:

  “周教授除了这些之外,为了实现信道表征和度量,还需要针对太赫兹通信不同场景进行信道测量与建模,建立精确实用化的信道模型。

  这需要您出手,你在数学方面的应用,大家有目共睹。”

  一番聊天之后,周易也知道这位刘冰教授是有真才实学的,

  周易说道:

  “刘教授,我对于硬件方面的研究其实也有,不过你可以先在渝高院尝试着做,

  后面我会陆续给你一些建议与图纸。”

  周易肯定没有图纸,也不会硬件方向的设计啥的,

  但是有挂有积分,肯定可以兑换的。

  刘冰听到这话一脸震惊,周易竟然还有这方面的研究。

  要不要这么变态,这么无敌,他只是想周易做理论,他做硬件。

  万万没想到。

  怪不得渝高院有一个加强团的官兵守护,他喵的没有一个加强团守护才容易出事。

  这时候刘冰十分庆幸选择跳槽,

  如果当初犹豫了一下,等着他的就是GG。

  周易会直接把这个方向做到尽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