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昆仑

第(1/2)页

巍巍昆仑山脉横亘于天地之间,连绵的山峰斩断相连的大地。

        黄叶凋零,败叶满地,树上残存的黄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失去生命力。

        越是靠近昆仑山脉,沿途之上,不论是野草还是荆棘都在枯黄,生机流逝。

        秋风萧瑟。

        终于,临近了昆仑山。

        放眼望去,一阵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巍峨高大的山脉,气势磅礴,连绵而恢宏,宛若天地的脊梁,横亘在天地之间。

        它壮阔而雄浑,无以伦比,古之大山莫出其右者。

        这片山脉承载着无数的神话传说,见证过一个民族的发源与崛起。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华夏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祖之山,亦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屈原在《楚辞·天问》之中描写过昆仑。

        “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

        可见昆仑山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与象征。

        王晔站在山脚下,巍巍巨山犹若神之巨城,恢宏而庞大,坐落在西部大地上,苍莽与雄浑之气扑面而来。

        王晔进山,逐渐攀登。

        山势渐高,有些陡峭,巨石横陈,路越发不好走,而一路上草木枯黄,在这深秋季节更显萧索。

        沿峭壁攀行,王晔没有用法力,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向着第一座山峰攀登,山路陡峭,怪石嶙峋,花了很久终于站在了山顶。

        这里还只是昆仑上的一小断,还只是外围的一座小峰。

        远眺过去,山峦连绵起伏,似条条大龙蜿蜒盘旋,犹如怒龙仰天长啸。

        大气磅礴。

        这里是昆仑山,是神话传说中的第一神山。

        良久之后王晔飞身向着天柱峰掠去。

        神话中昆仑山天柱是连接天地的山峰,它是盘古大神的脊柱所化,撑开天地,为防止天地相合。

        《淮南子·墬形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异经·中荒经》:“?昆仑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这里的不周山,铜柱皆指的天柱峰。

        放眼望去,一座孤零零的高山高耸入云,笔直的山峰就是人间绝地,想要徒手攀爬难如登天。

        在它的远处,连绵一片的山脉将其拱卫其中。

        天柱峰就如他们的君主。

        来到天柱峰脚下,抬头往去,雄浑高远,沧桑的气息迎面袭来。

        这座峰真的如同撑天支柱伫立于万古苍穹,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沧桑古朴,大气恢宏。

        接近九十度的绝壁之上,王晔用手脚缓缓攀登,凌乱的碎石如刀锋般锋利,划得他手生疼,嶙峋的山石嵌刻在山体之中。

        数千米的高的山峰,临世而独立。

        碎石屑不断的从王晔脚下滑落,坠入幽深不见底的悬崖。

        好不容易,王晔终于在这找到一块不大的平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