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恨意

第(2/2)页

了一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人根本没有露过面,只是随便在街上捉了个乞儿送来了一封信和一副药方。说能治好我儿子的病。我半信半疑拿着方子找了郎中来看,也只说这是一副补中益气的方子。」

        她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说:「我当时已经束手无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便尝试着给我儿子用药。谁知,出乎意料的,他却真的一点点有所恢复,神智也晴明了不少……我欣喜若狂,便踏踏实实的给儿子用这方子治病,到这半年来,他竟就好了许多。」

        李清懿接过药方,轻声念到:「黄芩,黄连,黄柏,甘草……」

        这方子称作「黄汤」,李清懿的祖父也曾用过,所以她记得,的确是补中益气的方子。

        她又展开那封信看了看。

        信上字迹虽然工整,但也只能勉强算是娟秀,看样子并不是常常执笔之人。

        上面也只是简单写了一句话:此药方可治令公子病症。

        「这人之后还有在出现吗?」

        于夫人摇摇头:「并没有,我儿的病复发之后,我曾让人寻过,却没有半点消息。」

        一句话,又将她的泪水逼了出来。

        「李大姑娘,我知你与此事无关,但既然你也同我一样,觉得此事有异……希望你能此事查明,给我一个明白。」

        「于夫人,若令公子的病当真有隐情,必然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问完了话,李清懿又去于公子的院子远远看了一眼。

        一个清瘦的身影正蹲在地上,对着空无一物的地面不知道在看什么。

        从于府出来,长宁正在外面等候,「姑娘,您吩咐奴婢去查红豆的事情,已经查明了?」

        「可如我所料?」

        长宁笑道:「正如姑娘所料!」

        隔日,皇上限定的时间已到。

        所有案件关联之人,都汇集至大理寺。

        因为是明晃晃的杀人案,还是在芳华宫中,事件恶劣的程度足以让三法司都重视起来。

        大理寺卿的位子空置许久,崔淳日日想着补上这空缺,心心念念盼着破一桩大案立功,谁想到盼来的是嫔妃谋杀案,实在是一不小心就要被连累掉脑袋的事。

        他夹在刑部尚书与御史中丞中间,如坐针毡。

        而他旁边的御史中丞潘敬夫的脸色,比他还要难看几分。

        因为死去的良贵人,正是他的女儿。

        女儿入宫为妃,又很快有了身孕,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谁知道,孩子还没出生,连同女儿都惨死在尖刀之下。

        崔淳感到气氛压抑,频频的看向李清懿。

        似乎再问,她是否真的有把握。

        站在她身后的元衡郡主也十分紧张,但她见秦增与李清懿都面容冷静,便也勉强安下心来,等着皇上驾临。

        除此之外,德清大长公主也坐在堂上。

        毕竟命案发生在她的芳华宫。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于夫人竟然也来了大理寺,她站在众人之中,默不作声,却目含希冀,似乎期盼着什么。

        虽然众人心中都明白于府与此案的关联,但碍于皇上的脸面,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只有潘敬夫和谭氏夫妻二人在看到于夫人的瞬间,面露尴尬,相互对视一眼,都默不作声的垂下头,连那种女儿死去后的悲伤都被淡化了不少。

        玉梳一声不响的站立在所有人身后,眉目低垂,看着自己的脚尖。

        而玲珑眼中时而有泪光闪现,面容紧张且恐惧。

        她们二人看见于夫人来了,都有一瞬的惊诧,随即更加老实的缩在众人身后,不敢引起过多的注意,生怕一个不好,便丢了自己的小命。

        外面有小内侍高声唱和,皇上与穆贵妃缓步走进,穆岚则像从前的穆盈一般陪伴在穆贵妃身边。

        当初良贵人避出宫去,还是以腹中孩儿冲了穆贵妃为由,也不知道穆贵妃今日是带着什么心态来的。

        不过,除了皇后,穆贵妃是后宫第一人。

        她根本不需要在意大多数人的想法,因此她的神色算得上是在场人中最轻松愉快的。

        然而,当她看见站在秦增不远处的李清懿,一切戛然而止。

        李清懿站在角落,众人的神色都一一落在她眼中,自然没有错过穆贵妃的神色变化。

        她垂下眼眸,不动声色。

        穆贵妃当然恨她,因为穆盈,就是她用来跟穆大夫人换四皇子的那个孩子。

        是她的亲生女儿。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