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使

第(2/2)页

服兵役;戍边:一辈子1年。在边疆服兵役1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续留守6个月。更卒:每年1个月。在家附近劳役,做土木,修桥,修河道之类的工作。

        其实除了正卒和戍边,更卒是可以拿钱换的。

        可现在问题是兰三郎失了一只手臂,干些简单的体力活可以,但挖运河自古以来都是一份极苦的差役,兰三郎怎么能受的住这份苦?

        张翠花听了高峰一番话后只感觉头晕目眩,脚下不稳,常岁赶紧扶住她。

        “阿娘,你没事吧!”

        张翠花摆摆手,随后看向高峰,“有劳高峰小弟了。”

        接着从袖口摸出一角碎银,递向高峰,“我家相公在高府有劳高小弟关照,一点谢意不值一提,还望高小弟切莫推辞。”

        高峰环顾了一圈兰家正堂,刚想伸出的手又退了回去,罢了,他也不是那等见钱眼开之人,兰大哥家日子也不好过,我就当做好事了。

        “据说此次征的更卒是要送去千里开外的金陵,兰家嫂子你给兰大哥多准备些衣服,也带些行路钱,我可以帮你带给兰大哥。”

        “他们后日启程,明日可以赶到仙桃县衙,也可以送兰大哥一程。”

        “高大哥,请问多少银子可以把我爹替换下来。”常岁着急的看向高峰。

        听闻那清脆的嗓音,高峰这才仔细瞧了两眼张翠花身边站着的姑娘,刚才因为礼数原因,他没太好意思看人家。

        只见那姑娘一身普通渔娘打扮,身材高挑,裸露在外的一截胳膊并不白皙。

        再仔细一看她的五官,才发现这是一个极为俊俏的“黑”姑娘,一双杏眼湿漉漉的,认真瞧着人时,不禁让人迷失在那一双杏眼中。

        高峰有些不自在,他挠了挠头,“我不太清楚,上岁是15两银子,今岁就不知了。”

        张翠花心中一紧,家里有多少家当她心里门清,这些年来一共只有12两的家底,再说了,要是孩他爹知道自己把所有的积蓄拿来换他的更卒,他定是不愿意的。

        张翠花一时左右为难,常岁见状顺了顺张翠花的手臂,先把她安抚下来。

        “阿娘,莫要着急,总会有办法的。”

        随即看向高峰,“高大哥,我听闻贵府这几天要招女使,可还有名额?”

        高峰不知眼前的姑娘为何会有此一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我家小姐是要招几个三等女使,一月一两银子的月钱。”

        不是传言中的一年8两,但一个三等女使一个月1两的月钱已经是不错了。

        “那可否能提前预支一年的工钱?”

        见眼前姑娘一脸的焦急,高峰此刻也知晓了她的意图。

        “自是可以的,只要是白纸黑字签了契约莫说是一年,预支三年的工钱都可以,只不过很少有人这样做罢了。”

        张翠花欲言又止地看向常岁。

        常岁立马道:“阿娘,阿爹没了一只手臂,如何能受得了更卒之苦,再说了,此行遥远,路上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数,我不能让阿爹受苦。”

        张翠花眼中盛满泪水,她的香儿这一年长大不少,知道开始心疼父母了。

        想到镇上高员外家是积德行善之家,想来这种人家也不会磋磨下人,这么一安慰自己,张翠花这才下定决心让女儿去做女使。

        临行前常岁也没忘了把兰雨荷叫上,毕竟多一个人也多一个伴不是。

        看着眼前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高峰此刻的内心复杂无比,来的时候一个人,回去时带两个大姑娘,这种事还挺新鲜。

        常岁和兰雨荷跟着高峰步行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清水镇。

        第一次见识到古时的集镇,常岁感觉自己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新奇不已,左看看右看看。

        一旁的兰雨荷见常岁这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忙暗中戳了戳她的手臂,小声道:“兰香你就不能有出息点,这又不是第一次来镇上。”

        常岁心想这可不是第一次来镇上吗?不过,这镇上确实和小渔村不一样,没一会功夫已经看见好几个身穿绸缎的人了,街上各种摊位琳琅满目,不远处还传来一阵香味。

        顺着香味望去,那竟是一家羊肉汤馆,馆前还支了一个凉棚,棚下三三两两坐着几个人。

        常岁两只大眼睛满是对羊肉的渴望,作为一个吃货,自从来了这之后几乎每天都是海带汤炖各种海鱼,她连猪肉都没吃过。

        注意到常岁的目光,高峰心中一动,“兰香姑娘你们要不要先在外面吃点东西再进府也不迟。”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