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航母立项

第(1/2)页

  为什么势力帝国的边界一定要恒星基地相连?
  因为各行政单位的通讯需求是一个方面,资源的运输也是一个方面。
  像银河市场那样不讲理的全河系传送技术,其实各个帝国也有类似的应用。
  帝国仓库资源的传输就是典型的例子。
  每个恒星基地都通过特殊的手段连接着帝国仓库,通过锚定的量子隧道点,达到几乎实时的资源运输。
  从建造戴森球的遊织昴帝国来看,每个文明都有着类似的技术应用。
  戴森球产生的能量就是通过不可思议的手段,跨越数万光年传送给主脑,  让其享受这高效的庞大能源。
  而经过了多次科技变革,这项简单粒子传输技术,也算是得到了更新。
  星堡的出现让传输距离得到了大幅增长,由原来的10光年左右提升到了150光年的水平。
  不过,依旧只能传输能量币,矿物等变量小的资源。
  对于人类或者舰船这类变量太多的存在,还是无法承受传输是带来的各自问题。
  舰船就不用说了,哪怕真的可以传输,消耗的能量还不如自己飞过去。
  人类的话就像是一只蚂蚁要穿过环绕赤道的管道,太快就被冲击死掉,太慢则饿死都无法达到终点。
  “如果可以的话,在每十个跳跃点建造一座星堡,对于大夏的资源增长也有些提升的。”
  “可容纳的行政单位增加后,帝国规模带来的影响也能够降低。”
  在缇娜详细的说明下,楚华对于星堡项目有了清晰的了解。
  也让楚华想到了纽兰帝国的战略目的。
  “原来如此,看样子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想要合作的缘故吧。”
  最开始,楚华也奇怪,共福会大费周章进攻第六星区,难道就是为了给宝莱帝国开拓?
  现在看来,实际的情况是纽兰帝国为自己的延伸在做准备。
  对于大夏帝国的科研进展,楚华是抱有十足的信心的。
  但这并不代表别人就比大夏慢,若是专注与一个项目的话,超越大夏的进度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别看现在大夏的科研点数加成是145%,  别人的加成也不一定低。
  就像是游戏一样,  氪金大佬能够达成100%暴击,普通玩家堆个60%-70%也不是不可能的。
  若是专精角色,90%也大概率不在话下。
  “不过,  这星堡的造价肯定不便宜吧。”
  想到这星堡的性能,楚华不用多想也知道,肯定要花费不少资源才能建造出来。
  缇娜呵呵笑道:“还好吧,相比几百合金就能建造的星垒,星堡不包含模块的话,不过是2500左右的合金而已,”
  恒星基地的造价并不高,但要是全模块建造上的话,那就不低了。
  比如船坞、锚地、贸易运输舱、停靠舱、研究站等等。
  所以星堡的这个造价确实不算很高,加上能量币的话,也就三艘战列舰而已。
  “嗯,还可以。”楚华点头,同意了缇娜的提议。
  “晚点我会让科塔娜规划好星堡建设星系的,到时你跟她详谈就行。”
  “没问题!”
  接下来,缇娜说起了稀有水晶的培育进程。
  “经过了地表塑造和地下殖民的项目开展工作后,在极其恶劣的星球上生活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