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挑事

第(1/2)页

第5章  挑事

        “匡哥儿,坐下说吧!”

        陈青兕将自己的木墩子让给了匡正,自己坐在小豆子搬来的马扎上,道:“让哥儿站着说话,怪别扭的。”

        匡正颇为意外的看了陈青兕一眼,对这个同乡,他是很有好感的,老实勤奋,一副热心肠,几乎有求必应。他有一姐姐嫁到当涂县,姐弟关系极好,两人往来全靠书信。他本人只识得几个简单的大字,远不足以写信,让他人代笔,一封信要好几个通宝。但陈青兕却从未收过他的钱,只要备上纸张便可。

        不过陈青兕过于老实话不多,除了个别亲近之人,不善于跟他人交谈,今日却给他一种异常健谈的感觉。

        许是自己救了他的性命,对自己更为亲善了吧。

        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匡正一本正经的坐了下来,说道:“小陈兄弟,莫要怕,你的为人,乡里乡亲的都知道。将你亲身经历的事情细说,自会给你一个公断。”

        陈青兕并没有任何隐瞒,将对方诱杀自己的经过,详详细细一五一十的表述。他用词精确,表达能力极好,就跟发现在眼前一样。

        匡正听得是目瞪口呆,在来之前他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现场混乱,地上又有掉落的通宝,抢劫无疑,只是遇到了硬茬子,丢了性命,案子了结,上报交差。

        在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小山村,哪可能出现复杂玄妙的大案子。

        现实很明显与他想象的不一样。

        果然!!!

        匡正居然一口气给了自己三个耳光,嘴角都打出血来了。

        他有些坐不住了,来回走了两步,再度自语:“不可能,没道理。”

        匡正大笑:“算,怎么不算?你小子也不知上辈子积了哪门子的德,竟有如此运气。”

        陈青兕猛地摇头。

        朝廷连中央军队都不曾调派,仅凭扬州长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义玄便轻而易举地就平定了叛乱。

        他说着,火急火燎地冲出了院子。

        匡正见状忙问:“是想到了什么?”

        铜官村村名源于铜官山,而铜官山名又来自汉代阳羡令袁玘,传说袁玘爱民如子,为民出力,死后葬于南山之麓,后为人所盗,其棺竟失而复得,且回来的变成了铜棺,上天所赐,故南山山名改为铜棺。

        匡正也觉得奇怪,但是他并没有往深处去想。

        “难道……”

        <div  class="contentadv">        陈青兕好似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惧意,用手捂着嘴巴。

        陈硕真起义是轰动天下的大事,李治继位不过四年,江南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响应者十万计,波及浙东方圆百里之地。

        陈青兕故作深思,摇了摇头,苦着脸道:“匡哥儿,弟为人,您还不清楚?哪里会与人结怨……至于奇怪的事情,不知娶萧氏女算不算?”他说着留意着匡正的表情。

        匡正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怎么跟她扯上关系了?”

        就如铜官山的百姓要去苏州探亲,就会有一份从铜官山到苏州的过所,上面会标明行动路径,让伱从北面绕过太湖走无锡到苏州,你就不能从南边,从湖州到苏州。尽管目的地一样,只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