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君臣问对

第(1/2)页

第134章  君臣问对

        “免礼!”

        李治略微打量了眼前的神奇县令,手指一旁的座席道:“赐坐!”

        “谢陛下!”

        陈青兕道了一声谢,掀起衣摆,在一旁的席子上坐下。

        李治问道:“听孙相公说,卿对于海东新罗有特殊见解?”

        陈青兕心里道了一声“果然!”

        李治如此急匆匆的召见,必然是有事情。自己半个月前种下的因,在今日结了果。

        陈青兕诚恳的道:“确有一些看法。”

        李治并没有弯弯绕绕,直说其事:“海东局势一直是王朝长久之患,高句丽联合百济再度无视朕命,入侵新罗。新罗告急,屡次派人求援。今日又收到新罗请求支援的书信,朕不瞒卿,此前出兵西突厥,便是为保西北太平,好全力了结海东半岛的乱局,完成先皇未完成的心愿。若非程知节、王文度误事,此时我朝大军已经踏上了高句丽的领土。”

        “你说阴差阳错反而是一件好事,还说新罗并不简单,朕很是好奇,特召卿来听听你的见解。”

        李治如大众一样,对于那个给自己写诗狂舔自己的新罗印象极佳。

        而且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平定海东半岛的局势,新罗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故唐朝新罗这些年各取所需,相互消耗高句丽,配合的极好。

        今日面对新罗再次求援,李治便想要不要先派遣一支先头部队进攻高句丽,缓解新罗的压力。

        甚至于人选都定好了,由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领兵,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辅助,两人出辽东东进。

        便在与诸相商议此事的时候,一直在军事上极少发表看法的孙处约突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说法。

        新罗没有那么弱,可能在利用大唐削弱高句丽的实力。

        这个说法甚至得到了李绩的重视。

        李治本打算再观察一阵,然后决定如何安排陈青兕,现在却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将他召入皇宫询问情况。

        陈青兕直起身子,作揖道:“陛下,臣在江南时,遇过倭国商人,与之聊了些许海东的情况,对于海东的局势有过一定了解。”

        他这是先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李治闻言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此刻的唐朝并不重视海商,但福州、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海商,以西方的大食人居多,但也会时不时出现琉球、倭国的商人。

        “倭商口中的新罗极为繁华,内有武烈王金春秋号称济世英杰,外有号称海东孔明的金庾信,国内民生强盛……”

        李治有些想笑,一个屁大点的地方,又是济世英杰,又是海东孔明,反正他是不信。

        陈青兕道:“臣以为倭商没见过什么世面,对于金春秋、金庾信的评价存在虚高,可能够获得如此美誉,至少可以表明其能不俗。新罗善德、真德两位女王皆非凡俗,金春秋又颇得美誉,岂非说明新罗三代贤主?臣来长安不足月余,耳中常听新罗对我大唐虔诚为诸藩之冠。一弹丸小地,连年进贡,价值不菲,从另外一角度来看,也不正是表明新罗国力之富裕?”

        李治坐直了身子,也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有些轻视新罗了。

        在新罗之前,如此给大唐送礼的是薛延陀。

        那可是整个北方的雄主。

        陈青兕继续道:“这些日子,臣深入了解了海东的局势,发现这些年新罗面对高句丽的入侵,领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