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不善的目光

第(1/2)页

第177章  不善的目光

        陈青兕看着面前的刘仁轨,凌冽的寒风吹袭,雪花击打在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那瘦弱即可露骨的皮肤下是那不屈的铮铮铁骨。

        为除奸佞,刘仁轨面对死亡,谈笑自若。

        面对袁公瑜的威逼利诱,刘仁轨一笑视之。

        面对万国俊人格精神上的羞辱,刘仁轨将对方无功而返的无能狂怒,当作最畅快的事情。

        临大节而不可夺,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如此人物,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此次离别,不知何时再见。

        再也没有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适合今时今日的刘仁轨了。

        刘仁轨眼前一亮。

        天下谁不爱名?

        刘仁轨自不例外,握着陈青兕的双手紧了紧,道:“能得陈先生赠诗,某这大理寺住的不亏。”

        来济也上前凑着热闹,打趣道:“要是早知有这种待遇,老夫便代正则受过了。”

        周边人都忍不住侧耳聆听。

        陈青兕的诗早已家喻户晓,人人收集拜读,但大多都是事后收集,亲自得见却是极少。

        便如许圉师,现场经历《黄鹤楼》的诞生,让他吹嘘了至今,也让黄鹤楼客流云集,甚至有人将之称呼为青兕楼。

        在瞩目之下,陈青兕念出了脑海中浮现的《别董大》。

        尤其是最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句一出。

        来济想说赞赏的话却卡在了喉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心中泛起莫名酸楚。

        如果先前一句“代正则受过”只是他玩笑之言,但现在他真希望能够一语成谶。

        今日之后,往后推千年,刘仁轨这个名字都会因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经久不衰……

        周边人也露出同样的感觉,竟一时无声。

        刘仁轨眼眸中也透出一丝激动,慷慨笑道:“托福今日之后,真就无人不知我刘仁轨了。”

        来济等人这才回神,纷纷恭喜道贺。

        刘仁轨对着一众人深深作揖,“能与诸位知交共事,某之福分,今日拜别,不论是否有缘相会,情义长存,告辞。”

        刘仁轨本是洒脱之人,不再留恋,登上马车,渐行渐远。

        陈青兕、来济、源直心一众人三三两两而归。

        聚在陈青兕身旁的人,竟比身为宰相的来济都要多一些。

        连来济也有意无意的靠上来。

        这跟陈青兕打好关系太吃香了,一个不慎就会名传千载,这诱惑谁受得了?

        却不知除了刘仁轨,又有谁当得起?

        少了李义府这只猫儿,长安的风气大好。

        李义府扶持的亲信,不是同罪招贬,就在夹着尾巴做人,另谋出路。

        此番得利最大的自然是许敬宗,这位隔岸观火的老狐狸,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接收了李义府一部分的势力。

        紧随其后的很意外是许圉师。

        许圉师入相最晚,资历最浅。

        但李治明显有予以重任的意思,将受到株连李义府党派的空缺都安排给了许圉师的人。

        许圉师这个宰相,在朝堂上也终于有了说话的底气。

        随着年关的将近,陈青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