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解决制造压力的人

第(1/2)页

第181章  解决制造压力的人

        随着陈青兕在长安的人脉稳固,对于京畿庙堂发生的一些大事,已经不再如原来一样,来济给给软禁,刘仁轨下狱这等大事都是后知后觉。

        礼部侍郎杨元嗣因为儿子给套上了褚遂良余党被驱逐出朝廷一事,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这一次将消息告诉他的是裴炎。

        裴炎现在担任李治的起居郎,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正是李治身旁的近臣,因一直跟随在李治身侧,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偶得空闲,也有自己的事情,少有碰头的时候。

        此番因陈青兕折腾出科举这样的大事,裴炎很是震撼,他本是状元出身,深知李治对科举的重视,特地登门请教此制度,顺便说及了此事。

        除了心里说一句“胡闹”,陈青兕也不知说些什么好。

        平心而论,这种处事方式肯定是不正确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则玩法,你可以根据事态的变化调整玩法,做些改变。

        这种直接破坏规矩的做法,实不值提倡。

        说白了就跟后世一种调侃的说法一样,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了。

        但怎么说呢?

        李治这种做法,尽管荒唐,却最有效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一切问题。

        历史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改革,不管是大是小。

        只要改革,就会触及保守派的利益,从而引发动荡反对。

        长安的风气就可以看出来,已经有人在推动舆论了。

        只要舆论到达顶峰,接下来就是如纸片飞絮一样的弹劾。

        陈青兕并不在意,原本他是打算等自己地位高一些的时候,再推行改革。不想来济、刘仁轨让李义府盯上了,不得不提前推行。

        他既然决定提前,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陈青兕无惧舆论,也相信历史上的天皇大帝并非怯懦之辈,扛得住反抗官员的压力。

        只要李治圣心不改,陈青兕就有把握将优秀的科举制度推行下去。

        但陈青兕想不到李治竟然用这种方式支持。

        陈青兕都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在他看来是有更加柔和妥当的方式处理此事的。

        毕竟这不是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些改变整个国家政策的制度,伤害全体贵族利益的大变革。

        只是还未正式茁壮成长起来的小小科举,影响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值当如此。

        但这就是李治的手段,李治的行事风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在乎结果效率,不在乎过程,专断独行。

        这种风格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

        李治恰好是少数能够驾驭这种风格的皇帝。

        就他的行事作风,个人能力水平,但凡次一点,就能将天下玩崩。

        比如……

        陈青兕并不认同李治的做法,却也知道李治有资格颠覆游戏规则的。

        这个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div  class="contentadv">        陈青兕原来的想法是他跟李治一起应对压力,现在李治霸道的解决了制造压力的人,两人身上就不存在什么压力了。

        科举的改制进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