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东宫

第(1/2)页

第268章  东宫

        在唐朝东宫太子府的整体机构已经趋向成熟。

        太子是储君,未来的皇帝,东宫的官属机构基本直接模仿中央的三省六部、卿监百司,只是在规模和官员的人数上有所压缩……

        如尚书省,在东宫就叫詹事府。詹事府置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一人,正四品上,为正副长官,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类比左右尚书仆射……

        中书省、门下省就是门下坊、典书坊……

        在李弘的带领下,陈青兕认识了东宫的大小属官。

        其中太子府最大的管事是张文瓘,太子詹事。

        此人出身清河张氏,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勣的器重,多次举荐他,从而成为太子詹事。

        张文瓘看着额头上有些细汗的李弘,方正古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怜惜,道:“这等事情,何须太子亲来。派人只会一声,下官自会领詹事府上下拜会陈先生。”

        贺兰敏之嘀咕了一句:“就是嘛!”一脸认同。

        张文瓘横了一眼。

        贺兰敏之竟吓的小小退了一步。

        张文瓘收回眼神,略感无奈,李弘谦逊有礼,有仁君风采,偏偏身旁跟着一个桀骜不驯的伴读,偏偏李弘又很喜欢他,对方还有很深的背景,让人头疼。

        “陈先生!久仰大名!这可不是虚言客套,在下对先生三受降城的方案提议,惊为天人,反复研究,次次皆忍不住拍案叫绝。今日见到本尊,还在同堂共事,今后多多指教。”

        张文瓘对于陈青兕很是热情。

        原因无他,张文瓘出身于清河东武城张氏,是留侯张良裔孙,家族渊源深厚。他本人亲眼见识了隋朝穷兵黩武,导致天下百姓饿殍遍野。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百姓甚至相互将自己的手脚打断,让自己变成残废,以逃避徭役。

        张文瓘心中悲凉,至此生出安济天下之志。为官以后,清正廉洁,处处为民所想,以至于他的上司李绩都忍不住,赞叹一句:“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稚圭就是张文瓘的字。

        张文瓘一心为民,所以他反对兵戈,反对加重徭役,坚持与民休息的政策。

        三受降城的建立,能够更好的避战,稳定北地局面。

        以少许徭役,简单三城,节约朝廷上亿军饷,此法暗合张文瓘政治主张,故而对于陈青兕很是佩服。

        初次见面就若知己一般。

        陈青兕并不知张文瓘的详细事迹,但记忆中对这个名字有一定印象,知是名留青史的人物,也热情回应。

        张文瓘亲自给陈青兕介绍了詹事府里的詹事丞、詹事主簿以及太子司直。

        这有自家长官的亲自介绍,詹事府上下对他也特别热情。

        陈青兕还听到了一个颇为耳熟的名字,詹事主簿李敬玄。

        一个让刘仁轨坑了的倒霉蛋,也是刘仁轨为数不多的污点。

        因此,陈青兕多看了他几眼。

        随即是门下坊、典书坊……

        门下坊以左庶子为首,左庶子叫戴至德,此人也是一员干吏。

        面对李弘的亲临,戴至德甚至有些习惯,却也如张文瓘一样,很是心疼,很配合的将门下坊的属官招来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