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意外天灾

第(1/2)页

第342章  意外天灾

        登州港口。

        刘仁轨目送一艘艘盛满粮食的离港。

        登州刺史鲍南说道:“此番船队抵达熊津港,刘兄,你我手中事务已告一段落,亦可安心。今日,我邀请几位好友,一并聚聚,畅谈天下,可好?”

        刘仁轨见巨大的货船离港,看着一脸期盼的鲍南,说道:“刘某也想见一见登州名士,劳烦鲍兄引荐!”

        刘仁轨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陈青兕一首《别刘大》,那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将刘仁轨拔高到了一定级别。

        随着这句能够流传千古的名句广为流传,刘仁轨这个名字也为世人所知。

        如果刘仁轨配不上这句话,世人只会将之视为文人之间的吹捧,但刘仁轨却配得上这句话,不管是李世民时期,杖杀折冲都尉鲁宁,还是在当初不畏第一宠臣李义府的强权,公然与之为敌,都是值得津津乐道的美谈。

        此外刘仁轨才兼文武,也确实是当时一流的好人物,突如其来的名望加身,让他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都会有人慕名拜访。尤其是他升任青州刺史之后,更是如此。

        青州位于齐鲁之地之上,这齐鲁大地多士人,号称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称号。

        刘仁轨在青州上任,周边不少士人都慕名而来。

        刘仁轨自身的才能足以让这些士人尽兴而归,因故他初抵青州,就结识了一大批知名士人。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想要干什么大事,结识的豪绅士人越多,诸多事情处理起来就越顺畅。

        刘仁轨最大的问题就是出身,现在有了名望,结识了诸多名士,在青州的工作游刃有余,得到了甲等的评价。

        再如此次,刘仁轨受命担任海运大使,负责担任后勤粮仓的任务。

        这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还是海运,其中需要计算的东西何止千百。

        但刘仁轨手上有人,结识了很多士人,也结交了很多谈得来的知己好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将一切事务整理的井井有条……

        唯一麻烦的就是士人过于热情,需要面对很多不必要的应酬。

        鲍南已经多次邀请,之前他一直以公务在身为由婉拒,现在两队舟船出港,已经无任何理由拒绝了。

        文人好面,真一点面子不给,太得罪人了。

        刘仁轨随着鲍南参加了特地为他举办的宴会。

        刘仁轨现在名望奇高,又揽了后勤重担,前途似锦。

        尤其是陈青兕现在如日中天,而刘仁轨又是其至交知己,自少不了奉承巴结的人。

        陈青兕推行的盛唐体在京畿因为宫体诗的缘故,有所阻碍,但在齐鲁大地却最是流行不过了。

        这宫体,归根结底就是宫廷文学,齐鲁这地方还是存着一定魏晋风骨,看不上矫揉造作的宫廷文学,反倒是盛唐体是在魏晋风骨上加以创新,很容易得到此地士人的支持。

        宴会上自然也少不了谈论盛唐体。

        刘仁轨也知自己仕途一帆风顺,多半托了陈青兕的福,心中难免感慨:这当初他入京时,还需他们庇佑,现在却反客为主,竟成了清流党的魁首,还能这般造福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