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针锋相对

第(1/2)页

第362章  针锋相对

        陈青兕好似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只是目光直勾勾的望着金庾信,等待他的答复。

        金庾信并没有显得半分愤怒,从容的作揖说道:“大都督这话可是冤枉我家君上了,我家君上最爱上国诗文,尤其是大都督的盛唐体诗,他是赞不绝口。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君上是日日咏诵。多次表示,若有机会亲临上国,必要拜访大都督,以表敬意。得知大都督出镇熊津,多次动了来访之心。得知大都督约见,我王特别高兴,本欲亲临。”

        “只是……”

        他说到这里,道:“先天病故不久,我王行王事,尚且建立威望,国内并不稳固。尤其是这些年新罗与高句丽、百济连年战斗,国内反战声不断,他实在抽不开身……”

        他又若有所指的道:“我王还听说大唐天子有心封禅,我王仰慕天恩已久,能够亲临中原,参加唐天子的大典,乃他此生所愿。他时刻准备动身西行,但我王知道协助上国覆灭高句丽方才是第一要务,一直为此殚精竭虑。实在抽不开身,还望大都督见谅。”

        “原来如此!”

        陈青兕听了解释,也知自己不能继续追究下去了。

        人家理由足够充分,要为了西去大唐参加封禅大典,难不成见他这个大都督,胜过去中原面圣?参加李治的封禅大典?

        陈青兕真要这么干,李小九都饶不过他。

        李治意图封禅之事,也确有其事。

        陈青兕知道一二。

        至于缘由,不外乎李治自己急了。

        历史上也是一样,李治在显庆年之后,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赶进度加速,又是打百济又是强争高句丽,高句丽还没打下来,又是劳师动众的行封禅仪式。

        明显不符合常理……

        尽管李治的封禅被号称为华夏历史最盛大的封禅大典,规模之浩大,除了文武百官,突厥、波斯、大食等国使者皆随行其列。至于倭国之流,那是连登山的资格都没有的,只能在山脚,还得跪着。

        但从各方各面都能看出,李治此次封禅举办的仓促。

        原因无他,显庆六年以后,李治的身体急转直下,风疾加重。那位年轻的天子怕自己英年早逝,什么都赶不上。

        所以他急,怕有生之年,灭不了高句丽,怕跟自己父亲一样,有生之年,都离封禅遥遥无期。

        李世民好颜面,是最想封禅的,资格也无争议,只是因为魏征的劝谏,一拖再拖,直至病故以后,都未能实施。

        李治显然不想如此。

        陈青兕跟李治的接触中,也察觉了这点,但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总不能告诉李治,你比你想象中的更能活。别看现在病情恶化,还得折腾十几二十年呢。

        陈青兕知道就算说了,也没人信,也就不去理会了。

        毕竟封禅不是一件小事,李治这只是起了一个头,还得根据局势,设定计划,邀请四方大使,然后定好时间,一步步计划,少不得三五年。

        三五年,也不短,指不定自己已经先一步平了高句丽,还能蹭蹭热度。

        看着毫不显露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