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倭国使团

第(1/2)页

第431章  倭国使团

        感受到嘴里的血腥,武皇后现在的心情是欲哭无泪。

        在这个男权时代,一个女人想要闯出一片天地,难度之高,不亚于乞丐翻身,打破固有的阶级规则。

        武皇后这个皇后的身份是她的倚仗,却也禁锢了其发展。

        身为一国之母,哪有私底下见外臣的道理。

        在拉拢人心,扶持亲信方面,有着先天的弱势。

        李义府是她所能想到为数不多可靠又有能力的人物……

        面对现在的劣势,面对藏在幕后未知的敌人,武皇后将破局的希望寄托在了对方的身上,就等着对方入京,两人一起将在藏身在暗处的敌人揪出来……

        结果现在还没有等到封禅大赦,李义府先一步完蛋了。

        这是意外?

        不,绝不是!

        尽管李崇德剑指李义府合情合理,就两人之间的恩怨,不死不休,毫不为过。

        可一次是意外,两次是意外,现在第几次了?

        绝不可能还是意外!

        幕后一定有人盯着自己,势力还不小。

        到底是谁?

        武皇后满口血腥,此刻李治还在身旁,她依旧维持着皇后的风度风采,内心却有只恶兽咆哮……

        鼠辈,有本事就藏一辈子。

        让本宫逮到,定让你们全家如那两贱人一样。

        两贱人自然是王皇后与萧淑妃。

        武皇后对幕后之人的恨意,在这一刻已经超过了她最恨的两人。

        得知刑部尚书刘祥道给了李义府致命一击之后,陈青兕不再理会此事,就让武皇后头疼去吧。

        麟德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陈青兕应邀来到了英国公李绩的府邸,与之一起的还有李元礼、许敬宗。

        府邸大厅中间挂着一张巨大的帛布,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了整个封禅大典的事宜。

        李元礼望着陈青兕,由衷说道:“尽管不知多少次感叹,可每看着这规划,便忍不住感慨。陈尚书,真乃当世神人。”

        李绩附和道:“谁能不是?封禅,何等繁杂之事,零零碎碎所需顾虑的东西,何止万千。然陈先生以这一份所谓‘大纲’,将这万千繁杂之事,显于眼前。工作划分精细到每一部门,谁都无法偷懒,更不能推卸。”

        这是关键。

        推卸责任是干事大忌,但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即便是后世都少不了尸位素餐之辈,何况是封建时代?

        事情越杂越大,越有人浑水摸鱼。

        无事发生还好,真要有个意外,相互推卸责任,那是常见的事情。

        现今陈青兕将大略框体绘制出来,哪里的问题细至问责部门。

        他们这些封禅使能够直接了根据大纲问讯各部门上官了解进度。

        庞大复杂的封禅流程,在这份表格大纲的协助下,简洁效率。

        李绩、李元礼、许敬宗三人皆享其利。

        许敬宗暗叹,陈青兕成长的太快,超乎自己预料,隐隐有些后悔,当初想结个善缘,为后世考虑,主要还是觉得等对方真正崛起,能够威胁自己的时候,自己多半时日无多。却不料,不过数年时光,对方竟成长至此。

        现在后悔已是无用,他也跟着一起吹捧了几句。

        陈青兕自是谦逊应对。

        言归正题,此次他们封禅小组再度聚首,将是最后一次流程确认。

        今日过后,将正式进入封禅时刻。

        正式封禅的时间是来年初,但他们十月头就得动身。从洛阳到泰山千余里地,皇帝领着一大帮文武大臣以及四方藩王、使者,还有后宫命妇,速度快不起来,得预留足够的时间。

        李绩作为封禅正使,也带着几分激动的说道:“便在今日,礼部传来消息。大食国使者已入长安,两日后即可抵达洛阳。”

        此次封禅,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向外国使团炫耀肌肉。

        之前三次封禅,情况各不相同,但大体上还是对内向天下人宣誓正统。

        秦始皇时期,还未对外建立有效的朝贡体系。

        华夏对外的朝贡体系由汉武帝而创,但他重在征服,开疆拓土,真正的宗主国体系还未完善。

        至于汉光武帝,他重视内部民生,对外扩张力不强,甚至发生西域鄯善、车师等十六国愿意臣服,刘秀将他们拒之门外的事件。

        他们的封禅以内部作秀为主,而隋唐时期,经过漫长的分裂,国运国事呈现爆发式提升。

        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他通过海纳百川的方式吸纳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将之融于华夏文化,也向四方诸夷推行华夏文化,形成了万邦来贺的局面。

        面对全新的时代,这一次的封禅,不是内部作秀,而是对外夸耀国之强盛。

        四方使者自然是封禅的重头戏。

        就在这半年里,洛阳几乎汇聚了华夏文化圈内的所有附属国,西方的个别非附属国也派出了使者。

        包括大食与拂林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

        大食国的使者是最后一批……

        至于倭国是新国王亲自领着内大臣前来的,已在半个月前抵达。

        倭国使团抵达洛阳的首日,已经派人投递拜帖,希望拜访陈青兕。

        只是陈青兕忙于封禅收尾,一直抽不开身,拒绝见面的请求。

        但倭国使团锲而不舍,陈青兕选择了今日与倭国使团见面。

        不想李绩突然召开会议,陈青兕只好让人回家宅将见面的日子定在明日,先参加李绩召开的会议。

        李绩说道:“此次封禅,将在数以百计的藩属国君以及使者的注视下进行,任何错漏都将丢朝廷的脸,成为笑柄。”

        他说着望向李元礼道:“郑王,你先去奉高县做好接驾准备,泰山的情况也需留意查询……”

        李元礼是亲王,皇室宗亲,只是颔首说“是!”

        “许相公,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就陪同陛下招待各国使节,为陛下分忧解难。”

        许敬宗最喜欢这样的差事。

        李绩随即看向陈青兕。

        <div  class="contentadv">        陈青兕笑着回礼。

        李绩说道:“我等四人就属陈先生最年轻有急智,我们这一年多,已经尽量将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