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遭遇伏击(一)

第(1/2)页

李自成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往了洛阳城。

        如今的洛阳城,就好似陷入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李自成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抄他的后路。

        对于两界山的陷落,李自成理也不理,因为从斥候的禀报当中,他只是知道,对方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只带着两三千人马,从后赶来。

        宋献策得知这样的消息,哈哈大笑:“此人不知是谁,居然如此不自量力!”

        旁边的李岩却是一脸狐疑:“大王,卑职认为,最好还是派一支兵马把其拦住,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李自成听了这话有些反感,最近这段时间,他总看李岩不顺眼。

        他总觉得这个人,总是自以为是,有些恃才傲物,甚至不太把他放在眼里,自己这个大王,在人家的眼里,更像是提线木偶。

        李自成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完全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宋献策在李自成面前不断的说李岩的坏话。

        本来一开始李自成并没有在意,但天下事情,最怕的就是天长日久,实在架不住宋献策每天讲。

        一来二去,李自成再看待李岩时就不得不戴上有色眼镜了。

        另外一方面,李岩这个人也的确有深深的性格缺陷,他有一种强迫症,一旦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必须要求李自成按他的来。

        否则,他就会一遍一遍的向李自成不停的建议。

        这换做谁也会反感。

        偏偏李岩并没有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建议也的确高于宋献策之上,可时常惹怒李自成,这也往往让他出力不讨好。

        更何况宋献策跟李自成的日子很久,而李岩不同,跟李自成的时日尚短。

        李自成当然还是信任宋献策,有什么话,还是愿意对自己这个老伙计讲。

        再加上李岩和宋献策两个人的身份天差地别,宋献策说句难听话,就是一个屡试不第的没落秀才。

        他不怪自己文才有限,反倒怪大明无识人之明,为此他深深的痛恨大明,转而投效到李自成的帐下,马上就得到重用。

        李岩则不同,他有着很好的家世,见到自己的家乡人人都活不下去,愤而弃官不做,散尽家财为乡民,并且拉起了一支队伍。

        后来是被李自成主动拉拢过去的。

        因为这一点,宋献策非常的嫉妒李岩,非常的忌惮,怕他夺了自己的宠爱,所以才日复一日的在李自成面前说李岩的坏话。

        时间一长,李自成也不自觉的与李岩疏离了起来。

        这一次,李自成忍耐,李岩已经快到达极点了,不屑一顾地嘿嘿冷笑:“军师也太多虑了,不过一是一支小队伍而已,你还是多操心,该怎样拿下洛阳城,不然咱们这帮人都得喝西北风了!”

        李岩听了这话,还是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派一支兵马挡住这支小队伍,再一次向李自成建议。

        最后李自成烦了:“军师既这样说,那就派给你一支偏师,负责剿灭这支明军!”

        这局面是宋献策求之不得的,只要李岩一走,除了李自成老大他就是老二,他怎能不开心?

        他便在一旁怂恿:“你不是爱讲兵法吗?又总相信泰山学派那一套,这不是你练心往事上下功夫的最佳途径吗?你快去吧!”

        原来李岩非常笃信王阳明那一套心学,讲究的是知行合一,听到对方这么激将他,他便满口同意了。

        很快,李飞扬遇到了自他出道以来,可以说是最厉害的对手,没有之一。

        李飞扬率领着自己这一支两三千的兵马,兵出两界山,一踏入河南境内,马上陷入了困境。

        眼前的场景,已经不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了,如果能用一千个惨字,一万个惨字来代替,那么史书描绘到这时的情景通篇都是一个大大的惨字。

        一个用血泪铸就的惨字。

        李飞扬上辈子生活在和平年代,有饭吃有衣穿,而且生活还不错。

        眼前的景象实在是让他有些触目惊心。

        崇祯十一年年初,正是崇祯皇帝不顾群臣反对,不管天下百姓感受,疯狂加征练饷,而且是越加越多。

        美其名曰,暂苦我民数年,待剿灭了闯逆,马上取消。

        同样的话,他的亲爷爷万历皇帝也说过,只不过那时换了对象,是等待剿灭了女真人,再取消辽饷。

        可是辽饷不但没有取消,反而逐年收的更多,又在此基础上,又加征练饷。

        没有办法,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被杨嗣昌所描绘的十面张网的蓝图,彻底迷惑了。

        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