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年妃娘娘的儿子(完)

第(1/2)页

第205章  年妃娘娘的儿子(完)
皇帝驾崩之后,弘璟名正言顺登上了皇位。
皇帝在生前给他铺了太多的路,以至于他名正言顺的登基,没有任何大臣提出意见。
皇帝驾崩还没一个月,他就登基了。
顿时之间,国丧也转变为了新帝登基的喜悦。
关于做皇帝这件事情,弘璟已经很有经验了。
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生母年秋月尊为太后。
然后封赏了皇阿玛留下的太妃们。
后宫的众多太妃们,有儿女的留在宫里养老,没儿女的全部迁出皇宫,去到行宫别院。
皇阿玛还在世的时候,就把朝廷上下打理的很好。
他接手,也只是按照原有的步骤政策,持续跟进。
现在的制度都很完善了,弘璟登基以后,外出游历过几次。
地方上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他也会单独提出政策来整改。
现在的贫富差距很大,权贵世家生活奢靡无比,反观普通百姓家庭,每年除去给朝廷的税收,剩下的粮食和银子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人们填饱肚子都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想着送孩子去学习。
如果孩子都没有学习机会,那就代表他们三代以内都很难改变这种贫困的现状。
想要让一个朝代彻底强起来,就要从娃娃开始抓起。
游历过几次,知道了百姓的生活苦以后,弘璟回京就调整了税收政策。
现在整个朝廷上下,税收几乎都靠百姓来撑着。
而那些达官绅士们,因为有种种特权,可以免了税收。
可有钱的就是这一波人,还少了他们的税收,可不就让他们越养越富,而百姓越过越苦吗?
下定决心要整改以后,弘璟立马就搬出了一道圣旨。
开始下令平常百姓家税收比往常减少三成。
而且晚年不用纳税的富贵人家,则开始按人头税和土地税来缴纳朝廷。
满朝上下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都掌握在这帮人的手中,等这些人纳了税,国库也丰盈了,就更有利于弘璟做接下来的事了。
自从大清建立以来,这些达官贵人们都没受过这份屈辱。
弘璟这份圣旨一出,自然也是遭到了许多反抗。
但是对于这样的事情,弘璟已经做了许多遍了。
根本不听他们讲屁话,软的不吃就来硬的。
刚好此时他底下的两个弟弟已经成年了,也到了能派上用场的时候。
弘璟分别给他们封了王,专门就来管税收这一块。
而两个弟弟对他也是尽心尽力,在兄弟的齐心协力之下,税收这一块没出两年就已经全国统一了。
国库丰盈了以后,弘璟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修好了路,能让人们来往密切,不管是运送货物,还是单纯游山玩水,还是以后遇到外敌侵犯,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到达。
随着又一项政策的颁布下去,转眼间弘璟就已经28了。
在古代,这个年岁已经是很老了。
前些年年秋月一直没催促过儿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