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人在家中坐,功劳天上来

第(1/2)页

一句话形容这个12月末,那就是人在家中坐,功劳天上来!

        南哥每天就要召开大中小三四个会议。

        主要讨论就是石墨烯作为苏村支柱产业的方向。

        卖醋的小镇舔的南哥很舒服,马上有一期石墨烯制备工厂在那里落地。

        “现在01厂里,一个月预估产量能有多少?”

        “大概80吨。”

        80吨这个数量,看上去不多,但是石墨烯这种东西特别轻,一吨就能塞满一层楼,属于高产了。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漂亮国为首的联合生产基地,产能在每年25g左右,是的,你没看错,是克!且一克单层石墨烯造价为315万,只能在实验室用用。

        而01厂里,以吨为单位的石墨烯造价,说出来都不好意思,一吨成本不要二十万华币,这哪里是生产石墨烯,这是在印钞票啊!

        唐市长兴冲冲跑进会议室,对于这位心爱大将,有失礼节的唐突,南哥全当没看到。

        “樱花国索尼公司愿意以每吨3亿美刀的价格,每年订购60吨。”

        南哥笑着让他入座,说道:“又去跑业务了。”

        唐市长脸上笑开了花,说道:“哪里需要专门跑业务,业务排着队的上门,都没功夫过去谈。”

        “他们要石墨烯做什么?”

        “好像是要做超级电容器,有一家枫叶国的导热膜公司,出价更高,不过每年产量只要10吨,我往后排了。”

        “先满足国内,哪怕价格低点也没事,等二期三期工程结束,产量上来了,再寻求对外合作,这是上面定下的基调。”

        “明白,就是先谈着,看看市场反应怎么样,下午有个国内眼镜框企业过来洽谈,说这种轻盈坚固的材料,正适合做镜框。”

        唐市长笑逐颜开,从他脸上就能看出,市场火爆。

        完成石墨烯的制备,不需要万事万物都自己研发,比如通过石墨烯制作电池、电容器、导热膜,都可以交给别人,自己抓住核心科技就好。

        举个例子,利乐公司,它不生产一滴奶,却能拿走兔村乳制行业75%的利润。某牛和某利在它面前就是打工仔。8000多项专利,占据村里95%的软包市场,想不合作,那就用玻璃瓶包装吧,最后只会是破产倒闭一条路。

        石墨烯的制备就是如此,掐着脖子,同行业用这种超级材料制作了优于同行的产品,那就死路一条了,收到消息后,他们疯狂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合作的方式。

        落后一步,被同行走前头,可能就面临公司破产。

        而且掌握底层核心工艺,也不怕对方做出了超级产品不卖给自己,你敢不卖?断你石墨烯,找你同行业竞争对手合作,让你倒闭。

        不仅不敢,还会舔着脸,用力巴结。

        此时,陈申带领着数学小组,来到了京城。

        有一场重要的会议,将在这里召开。

        老者秘书葛靖主持会议,台下都是华国电网的头头脑脑。

        看着大屏幕,他们也懵圈了,被那宏大的广阔前景所征服。

        “陈教授,您做出实物来了吗?”

        陈申淡然一笑道:“做了一个样品,外观些许丑陋。”

        霍方拿着一个手提箱打开,搬出了一个像音响一样的东西,只有一个按钮。

        将设备一端的导线接入电源,按下开关,预留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